皇帝是这么认为的。接下来就是超越太祖,成为大周的圣祖了。
想要成为圣祖,那就只能在文治武功上做文章。
文治嘛,承辉帝觉得做的很不错,甚至能赶上太祖了。武功就差点意思了,恢复安西都护府,奴儿干都司,南洋都护府,三大功成就后,他才好意思说,已经超越太祖了。
贾琏奏折里的内容,承辉帝提炼了一下核心宗旨,不外呼两点。文治,机器生产的模式的推广,重要性反复重申,西洋列强来访,看清楚对方的优势,看到自身的劣势,要尽快弥补。武功,对外扩张,缓解内部的人口增长与土地不变的矛盾。
文治与武功,其实是一体两面的。
尽管贾琏一个字都没提到立储的事情,却依旧给承辉帝造成了影响。
现在的承辉帝没有下决心,实际上李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再等等,再看看。”最终承辉帝还是没有下决心。
次日,承辉帝出现在内阁例会上,提到了贾琏奏折的事情。
没有多话,就提了一句,贾琏搞出了一种速度极快的船只,今后广东方面的信件,走海路要快很多,赶上八百里加急了。
接着承辉帝又道:“今年下半年,诸多大臣上奏,提到了立储的事情。朕想问问内阁诸公有何看法,畅所欲言吧。”
抛出这个话题之后,承辉帝面无表情的坐下。
这个议题有点要命的!
是个内阁大臣都知道,立储之事太过敏感,但总有人忍不住想赌未来,赌预期。
举个例子,大a反复虐股民,股民却依旧如同韭菜,割一茬又长出一茬来。
长记性了么?也许有人长了,比如本人,07年离开股市后,就再也没碰,不挣认知范围内的钱。因为凭运气挣的钱,一定会凭本事亏掉。
只不过本人环顾四周后发现,我认识的人里头,除了我,没一个离开的。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我这些年没在股市里亏钱,从别的地方挣钱了么?
坦白说,没挣,也没亏,因为房子买了一些,最终还是亏了点通胀率。
人生在世,有无数的人盯着你口袋里的那点积蓄,太难了。
这个比喻有点不恰当,扯远了。大家领会精神吧。
总之呢,总是会有人愿意去赌一把未来的。
成功了,就是我牛逼,失败了,就是运气不好。
回到立储的事情上,赌未来,成功了,那就不是我牛逼那么简单了,失败了呢?也不是运气不好的问题。
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都说是吕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