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求,李清表示问题不大!
两边的会谈持续了三天,诸多条约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后,就剩下军备采购的事情了。
张庭恩个人是不主张对外出售军备的,但是他也没有设置障碍,而是去见了皇帝,当面表达了自己的建议。毕竟现在朝廷军队的装备还没完成换装,不是造不出来,而是不想那么多的钱。至少承辉帝是这个想法,有三大营加神机营,在皇帝看来差不多够了。
各地驻军的装备差一点就差一点吧,周围没有强敌的情况下,全面换装没有迫切性。
这么说吧,即便是京畿驻军之中,也只有神机营换装了火帽枪,其他各部还是燧发枪。还有就是南洋新军,装备了火帽枪。
至于后装步枪,承辉帝根本没心情去换,只有贾琏的扈从换了,数量不超过一千支。在贾琏看来,这就是技术积累了,留着备用吧。
承辉帝对于是否要出售军备,也颇为迟疑,最终回复:“问问贾不器!他说卖就卖。”
有了飞剪船之后,从广州到京城之间的通信时间大大缩短了,快半个月,慢二十天。
尽管如此,贾琏接到京城来信时,那也是三月底了。南洋方面最后期限到了,李元那边谈判结果出来了。
双方达成协议如下,首先是允许荷兰人在六月底之前,成建制武装撤出爪哇,其次,荷兰人在爪哇的庄园主生意人都可以继续留下,但要照章缴税。最后,两国之间的关系最终如何,应由荷兰国内派出使者前往京城,进行友好谈判来决定。
谈判是李元主持的,所以这个结果,贾琏看到后也无话可说,表示认可,并签字,转送京师。
李元的信里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西班牙方面派人送来赎金,李元希望,用这笔钱从国内采购大量物资以及移民费。
这个要求,贾琏含蓄的拒绝了,理由也很简单,朝廷了大价钱打造的舰队和军队,钱流水一样的出去了,至今没有回来一文钱。所以,这笔赎金非但不能截留,还要转送京城,最好还要大肆宣传,搞的人尽皆知。实际上贾琏已经借助报纸,在京城、松江、广州三地,散布婆罗洲发现大金矿的消息。并暗示李元,这么做的好处是可能很多人自费下南洋,希望能发财。李元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的保护好这些人的安全。
给李元回了信,次日贾琏在一个按照奥斯曼风格装修的房间内,靠着软垫子,手持一杯酒,宝钗、三姐、袭人、晴雯、司琪、鸳鸯、莺儿都在,一起观看奥斯曼舞姬的精彩表演。
要说这个舞呢,在东方有一个“肚皮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