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证即可。
既然是游动的游牧民族,那就只能遇见就杀咯,把人都杀了,就没人给叛军提供帮助了。
更关键的是,快速的解决了粮草问题。
承辉帝急不急,王子腾肯定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贾琏说了那么一通话,张廷恩还能接受,那是因为两人都有比较高的道德底线。
王子腾深知,此战不能尽快结束,将来就算凯旋而归,费了海量银子的统帅,在皇帝心目中也是要扣分很多的。至于说到军纪,京营将士跟着来西域打仗,自然图的事升官发财,边军将士英勇奋战的原动力,也是升官发财。
这一点,在本朝面对周边地区绝对强势的前提下,没人愿意讲仁恕之道。
张廷恩的祖籍湖广,师娘做的菜少不了辣椒,这点贾琏不是很习惯,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顿饭下来,贾琏吃的满头大汗,却直呼过瘾。
辣椒吃的爽,菊火葬场。
回家之后,贾琏开始了惨痛之旅。
短短五日之后,金庸新大作《射雕英雄传》卖出去两千册,还有一千册没卖掉,最终卖完也就是时间问题。大赚一笔的李亨,在书店上的精力越发的多了。
每日在通政使司观政,李亨都是呆上半天就走人,其他时间都在挣钱的书店上,报纸方面的投入都减少了一些。
连载还在继续,《京师民声报》的销量,渐渐稳定在五千份上下。这份报纸售价五文,每月出四期的周刊。依靠卖报纸的收入很难维持报纸的正常经营,还在这份报纸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每个月多能从宫里拿到一笔银子,补贴到报纸中。
这样一来,李亨办报纸赚钱的初衷,暂时没有实现,反倒要家里倒贴。
书店开张后的收益,让李亨欣喜若狂,这日进宫见周皇后时,开口第一句话居然不是请安,而是兴奋不已的表示:“母后,今后办报纸的银子,不用再走宫里补贴了。”
周皇后听了也很开心,对他的小节不到位也不在意,笑问:“怎么,你的书店赚钱了?”
李亨使劲的点头道:“还是买书挣钱,印刷局那边包印刷装订,每册要价不过三百文。每册定价为一两,每册销量三千册,只多不少。只要不断推出新书,每月一千两银子的收益是有的,以后母后有什么想要的,儿子来买。”
尽管李亨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仅仅是孝顺这一点,在周皇后这里便遮住了其他缺点。
这就是周皇后和承辉帝之间的区别。
承辉帝希望通过观政和办报纸的历练,让李亨获得长足的进步。将来进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