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欧美软封杀冬川澈,主流游戏媒体不做报道,一些视频网站不给流量而已,并没有主动进攻。
那么亚洲这边的舆论风向是谁掀起的?
这个答案,在结合企业能力,以及基本盘的利益冲突之后就不难得出。
只有otto与近藤凉梦宫。
这两家公司一方面是有能力做这件事,另一方面又是因为冬川澈的发展方向必然要从他们碗里抢食。
夺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只要冬川澈不改变圣光社的发展方向,只要冬川澈不自我阉割,乖乖当小弟,那么不管冬川澈的做事风格是强势还是柔软,都一定会被这两家干。什么过刚易折,在这里根本不适用。
但很明显,冬川澈并没有挥刀自宫,而是选择正面硬刚。
作为昭和时代的老人,他栗山专务非常欣赏冬川澈这种强硬派的作风,但另一方面,他又不觉得冬川澈有多少胜算。因为对方如今是全方面进攻。
冬川澈最近的动作,他栗山专务也能看得出来。就是想利用东京电玩节这个舞台推自己的歌,然后用这些歌来带动《艾尔登法环》在欧美地区的知名度。
老实说,因为试玩过《艾尔登法环》,所以他对这款游戏其实信心还是很足的,但在音乐方面他不确定,毕竟冬川澈的歌基本上就没走出过亚洲,更何况,现在外面还有otto、近藤凉梦宫以及tga虎视眈眈。
这个时候冬川澈的歌就算能做到八分的水准,也会被这三家用舆论各种挑刺!
这次东京电玩节上,冬川澈的歌如果不能做到让大多数听众产生【卧槽,这歌真厉害】的感觉,如果不能让听众们能非常自信非常有底气的去自发的宣传这些歌,去和舆论做对抗,那么后续冬川澈就根本扛不住这三家的舆论压制,七八分的歌也会被黑成【口水歌】。
一旦歌曲无法形成轰动效应,后续《艾尔登法环》在欧美地区大概也就只能靠玩家之间的自发宣传了。
当然,依靠玩家之间自发推广然后大火的游戏也不少,像《黑暗之魂》系列在早期,其实主要也是靠玩家们自发的宣传,而且冬川澈本身在欧美地区就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艾尔登法环》前前后后算上宣发与研发,冬川澈砸进去了超过1.5亿美金。
非常高的成本,而且圣光社如今摊子很大,动画部门音乐部门轻小说部门,再加上正在开发中的《fgo》。他栗山专务预估《艾尔登法环》的销量起码要超过五百万套才能回本,超过一千万套冬川澈才能扛到明年《fgo》发售。
这么巨大的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