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过,看看这里的地形也好,顺便看看边境的情况,看看边境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应对。”
朱檀深知王守仁心中的统兵之志,少年之时便曾到过东北边关一游,如今有了前往,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这时,殿试已经结束,朱檀告别了唐伯虎等人,与王守仁一起,前往见马文升。
马文升是六部九卿之首,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自然是斗志昂扬,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
而户部又是所有官员递交奏章的地方,所以马文升才能决定奏章是不是上报给朝廷,还是上报给弘治皇帝。
“这个焦芳,还真是一点都没有学好。”
马文升一脸不屑地将手中的奏章丢在一边,这是新晋的礼部右侍郎焦芳,他自到任以来,就连递了数封折子。
听起来像是在说正事,其实都是废话,没用。
再说了,马文升对焦芳也没什么好感,他一定会将焦芳的报告给删掉,十本中只有一本是多余的。
马文升正忙着整理奏章,听到朱檀前来拜访,立刻眉开眼笑。
对于自己的孙女婿,他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连忙让人将其迎了进去,不过,当他再次见到王守仁的时候,却是一脸的不悦。
王守仁是李东阳最看重的晚辈,马文升与李东阳之间,虽然刘大夏对他的态度很差,但他还是要尊重自己的孙女婿。
当楚天说出自己的目的时,马文升为了让王越死得体面一点,特意叮嘱了王守仁一声,表示愿意帮助他安排人手和物资。
王守仁早就等着这句话了,王越的棺木已经等不及了,他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开始了出京之旅。
朱檀目送王守仁离开,回到马文升身边,皱眉思索着气氛。
“看来马大人对伯安并没有什么好感,伯安是个有谋略的人!”
马文升见朱檀涉世未深,目光不够长远,便道:“大明人才济济,缺的是出类拔萃的人物,王守仁刚刚中了举人,却给王华、李东阳铺平了道路,这对别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威宁伯王跃之死,表面上看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有付出才有收获,又能积累经验,如果我没猜错,他从西北归来,就会被封为尚书,这一次,他可是将所有同届的状元都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朱檀对王守仁早年从政的履历并不了解,不过听马文升这么一说,倒也颇有几分道理。
他对王守仁的了解很多,不由帮着王守仁说话:“他从小就有这样的天赋,被李东阳两度陷害,如今三十多岁,终于中了举人,心性还算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