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宋讷他们估计也是觉得自己一定会赢吧
朱元璋见双方赌约已成,笑着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便下去准备吧!宋大学士,你来写这封诏书吧,告诉在京赶考的士子们,科举考试延期半年!
期间产生的食宿费用,皆由鲁王府承担!”
朱檀听到这话,随即道:“这里面可是有一件事要说清楚的,这些在京赶考的士子多出来半年的食宿费用,鲁王府愿意承担!
但有些有钱的士子,吃住皆是豪奢,本王可就不管了!
本王只愿意给他们正常范围内的补偿!”
宋讷轻哼一声。
这件事他早就想到了,但是只是故意没有提醒罢了,原本还想着坑他一笔,没想到这小子如此机灵。
可是,如此机灵的人为什么要反对儒家呢?
唉,儒家难道不好吗?
真是不知所谓!
朱元璋却是满脸笑呵呵道:“鲁王像咱!做事情还是要精打细算的好!”
说着。
朱元璋忽然好奇问道:“鲁王,既然这科举考试在你口中如此简单,你甚至能教出那么多弟子来,你怎么自己不去参加考试?”
朱檀皱眉道:“父皇,学习这么苦的事情,儿臣怎么坚持得了?虽然简单,可是也很辛苦啊.”
朱元璋:
宋讷三人也是面面相觑。
你自己都学的不怎么样,又怎么教别人啊!
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鲁王殿下这个赌约打的也太草率了吧!
这不是必赢吗?
忽然。
宋讷三人同时产生一个很荒谬的想法。
鲁王殿下莫不是有意想要给陛下送银子,所以才找了这么蹩脚的借口吧!
可是这对科举考试来说就太不尊重了!
事实上。
对于朱檀来说。
要教出这么一批弟子,确实不是件难事。
首先,现在这个时候科举考试还处于创制阶段,不像后世出现那么多新的样和讲究。
譬如写字必须要用台阁体,文体必须是八股文,题目的难度也是高的夸张。
最典型的,莫过于截搭题。
也就是将经典中的句子割裂、变化,形成新的考试题目。
考官可能会从《论语》中截取片段,再以新的方式组合,形成题目。
考生需要迅速识别出原文出处,找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写出符合八股文格式要求的文章。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经典文献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