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和倾向一致!
为君者,最怕的不是臣子有反心,而是臣子团结一心啊”
说着。
朱元璋还皱眉道:“除此之外,咱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读书是一件很费钱的事!
所谓十年寒窗苦读,读书人在这学习的十几年中,几乎都是不做任何事情的!
完全需要依靠家里养着!
同时还要延请名师、四处游学、读大量的书!
这都不是家境贫寒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即便是有出身贫寒者,但他要想改变命运,也得依附于世家大族!
长久下去,天下的官员都是出身富贵,还有谁愿意为穷人说话?
到时候朝廷政令所出,皆是有利于富人而害于穷人!
这大明朝的根不就被他们毁了吗?”
朱标听到这里,顿觉如醍醐灌顶一般,忍不住道:“父皇说的有理!若是长久下去,不出几世,满朝诸公,可都只会为富者说话了!”
朱元璋看着朱标,似笑非笑道:“太子说起来你还不如檀儿!
他虽然也不懂咱!
但他至少还会觉得咱是认为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不利于国家政务畅通,不利于官员选任!
你就不同了!
你居然会觉得,咱竟然会为了区区200万两银子就由得檀儿胡闹了!”
朱标苦笑一声,道:“儿臣知罪!”
朱元璋淡淡道:“现在说回银子的事!
太子,刚才咱也跟你说了!
咱要是想要钱,很简单!
在税制上学大宋便是!
同时,在制度上重视商业,凭咱大明的疆域和百姓!
几年之内,便可以将财税达到上亿贯的高度!”
朱标听到这话,忍不住眉头微皱。
现在大明岁入才1000多万两!
官员们都过的清苦,朝廷开支也时常捉襟见肘
那为什么不实行重商的政策呢?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笑道:“咱知道你在想什么!
咱心里也爱钱!有了银子,可以干更多事情!
可以让百姓过得更好,甚至可以将多出来的银子给官员发薪俸!
给咱修宫殿,大家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
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道:“但,一旦实行重商,就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说着。
朱元璋一字一顿道:“礼崩乐坏!
在咱的眼中,大明,已经足够富强!再富下去,是要出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