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可笑!也更能证明本王之前针对四书五经的言论,就是异想天开!
无论怎么说,你来恒中书院教书都算是在帮儒家嘛!”
董伦纠结道:“殿下这样说倒也有道理,老夫也理解,只是收了你的银子却如此.怎么看都像是被收买了!”
朱檀笑道:“批判性地收嘛!”
董伦听到“批判性”三个字。
瞬间,眼神不再挣扎。
点点头,道:“那老夫便接了!”
离开酒楼。
坐在轿子上。
朱檀叹息一声。
自己怎么这么忙呢?
一点闲的时间都没有!
刚刚处理完几个老夫子的事情,这就又要赶去处置郭桓案了。
听说如今郭桓已经被关押在了刑部的大牢里。
父皇给自己安排了几个助手。
分别是审刑司右审刑吴庸、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平全、锦衣卫千户孙振刚。
朱檀记得。
吴庸就是那个历史上最终的替死鬼。
为老朱杀了无数人,然后被推出去平众怒了。
很快。
来到刑部衙门。
此时。
吴庸、王平全、孙振刚都已等候在了门口。
除了这三人。
刑部尚书王惠迪也带人等在门口。
“臣等,参见殿下!”
朱檀摆摆手,毫不客气道:“王大人,钦命办案只有我们四人!你先回避吧!”
没记错的话,眼前这位刑部尚书跟郭桓也有勾结,很快也是身首异处的结果。
自己没必要多跟他客气。
锦衣卫对这件事也留了个心眼。
所以在将郭桓关进刑部大牢的时候,锦衣卫的人就日夜守在牢房门口,片刻不敢耽误,生怕他被人暗害。
王惠迪听到这话,脸色一变。
无奈只得退下。
很快。
朱檀等人进了一处堂中。
四周已被锦衣卫的人警戒。
朱檀皱眉道:“案子查的如何了?”
吴庸苦笑一声。
“那郭桓倒也老实!如今生怕遭了活罪,只求速死,所以对一切事情交代得都很清楚!”
说着。
交给朱檀一份口供。
朱檀看了看。
上面还有郭桓的签字画押。
点了点头。
翻看了起来。
第一。
应天、宣城、太平、广德、镇江五个府、州作为当年的“兴王之地”,也就是朱元璋起兵的根据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