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数都被牵连在内!
如此大案要案,朱檀若是一直捂在手中,只怕老朱发起火来,连自己也要受牵连!
当然,其实朱檀怀疑,锦衣卫已经将相关案情上报了。
毕竟,锦衣卫的千户孙振刚也是跟着审案的人。
吴庸和王平全都不会越过自己去跟老朱上报。
但锦衣卫却有着极其方便的上报通道。
让老朱在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的进展和真相,也是锦衣卫的职责。
所以,朱檀并不认为自己一直将郭桓的口供拿在手中就可以拖延下去。
纠结片刻。
朱檀决定,带着这几份口供一起去找老朱!
起码,后两份口供可以证实郭桓案背后有隐情吧?
老朱不至于立刻兴起大狱!
紫禁城。
宣政殿。
朱元璋皱眉批着奏章。
他身边。
站着太子朱标。
不远处,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监祭酒兼翰林学士宋讷,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等几人正在帮忙处理政务。
对于这几人的能力。
老朱还是十分认可的。
这么多年。
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在老朱之前翻看奏章,提炼出奏章的大致意思,随后,写出自己的拟办意见,再呈给老朱。
老朱看后,认可的,便按照拟办意见批。
不认可的,便按照自己的意思批。
事后,这些人还要学习老朱的批示,从而尽量在下一次跟老朱的意见保持一致。
除此之外。
几位大学士还要负责奏章的分类整理工作。
现在,有了几位大学士的帮忙。
老朱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虽然还是很忙碌,每天时间也安排的很满。
但起码不至于被累死。
只是苦一点罢了。
朱元璋一边批着奏章,一边头也不抬地问了一句。
“宋学士,茹太素在你那里干的如何?”
宋讷还在埋头处理奏章。
听到老朱的问话,微微一怔,道:“茹检讨啊他现在在翰林院内安心修书,平日里很少跟外人往来,算得上安分守己!”
朱元璋淡淡道:“除此之外呢?”
宋讷苦笑一声,道:“茹检讨人缘不太好!算是.孤高吧!”
朱元璋点点头,忽然感叹一声。
“孤臣好啊!
孤臣不会结党营私,不会通同一气,不会上下勾结!
咱现在,缺的,就是孤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