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放到未来,如果换成朱老四的大儿子朱胖胖来回答,或许还靠点谱。
对于朱标,朱檀没什么信心。
他只知道,像朱元璋这样大肆株连,剪除豪强,搞得全国上下血流成河,肯定不是自幼被儒家道德所影响的朱标所认同的。
但如果硬要朱标短时间内想出什么解决方案,也着实是太为难人了!
毕竟,如今历朝历代都在重复着同一个规律。
王朝建立初始,百业兴盛,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土地兼并问题并不严重。
但当王朝到了末期,土地兼并就开始变得极端严重了。
各种地方豪强疯狂掠夺民间财富,几个富户就能占据全城九成以上的财富!
随着财富的越来越集中,人口却还在持续增长。
最终,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穷人吃不饱饭,富人们手中虽然有足够的粮食,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反而被大量闲置和浪费。
穷人们迫于生存压力,转而揭竿而起,起兵造反,推翻原有的旧秩序,建立新王朝。
这个时候,因为战争导致人口减少,而原本的财富持有者也在战争当中灰飞烟灭,从而让财富更加均衡的散布到了全国。
如此一来,土地兼并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但朱标当然不可能这么解决问题!
他总不能说,先将大明推翻,再解决土地方豪强和官员贪腐问题吧?
不过当了这么多年太子,朱标也还算争气。
凝思片刻,缓缓道:“回父皇,儿臣看今日之世,烝民生涯艰难,豪强跋扈,臣下腐败,确实是国之大患!
但正如十弟所说!
一味杀戮,儿臣觉得,恐怕难以解决问题!
儿臣倒是以为,治国之道,贵在养民,而养民之本,在于教化!
自古圣王之治,皆以德教为先,以礼义为纲。”
说着。
朱标笑道:“儿臣以为,如今,宜自上而下,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官吏者,国之栋梁,必须先正其心,修其德,方能慎其独行,谨其所不见。
当广施儒学,重兴礼教,使之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潜移默化,自觉自愿为民父母,而非为虎狼!”
朱檀听到朱标的话,忍不住叹口气。
不愧是大儒宋濂的弟子,说出来的话,都跟那些腐儒一样。
朱标见朱元璋并没有什么反应。
继续笑道:“对于地方豪强和富商大户,也应引之以德,驭之以礼,劝其仁慈,倡导‘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