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朱檀与宋讷、吴沈和吴伯宗三人所打的赌,真正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一次的会试之上。
“咱们读书人讲究达者为先!老夫便先介绍最年轻这位吧!呵呵
之后的殿试反而无所谓了。
朱标皱眉道:“十弟不是那种人!应该很快就到了!”
随着贡院门大开。
人群里。
众人忍不住看向声音来源。
不过。
跟那些读书人比读书,那不是找死吗?”
蓝玉忍不住皱眉道:“怎么恒中书院的人还没来!鲁王殿下还让不让他们考了!”
是啊!
按照宋讷的说法,他觉得,今年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就在这四人当中产生了!
很快。
十四岁的时候,解缙读书已经破万卷,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所过之处,遇见他的人无不称其为天才!
父辈是大老粗,兄长以后要承袭爵位,自然也是大老粗。
总之,各地儒家都算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来支持和鼓励各地举人了!
贡院之外。
六岁师从欧阳修的十六世孙,文学大家欧阳衡,学习文学。
此时。
难怪宋讷如此推崇了。
并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而已,而是一次读书人为了捍卫儒家在大明地位的斗争!
“江西举人注意了!这一次能考中进士的,都能领赏银三十两!这可是一笔巨款啊领完这笔银子回乡之后再借七十两,凑够百两银子,都能把娶媳妇的彩礼凑够了!”
其中,最为惹眼的,还是一个少年模样的读书人。
九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能每天记住上万字的本事。
纶是浙江乡试解元,解缙是江西乡试解元,黄子澄是江西乡试第二名,练子宁则是河南乡试第二。
赌约设立之前,朱元璋就是如此安排的。
“若是他们读半年书就能考中进士,那也太视天下英才如无物了!”
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众人纷纷好奇看向解缙!
他的眸子亮晶晶的,嘴角微扬,虽然没有说话,却总给人一种傲视天下群雄的感觉。
此时,贡院门口挤满了前来参加考试的举人。
只要通过了会试考试,就一定能够获得进士功名。
“科举考试考我儒家的四书五经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那鲁王殿下吵着什么改革,不过是胡闹罢了!等着会试结束之后,他就知道咱们读书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