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皇帝震惊!鲁王真天下大才!
朱善走进养心殿。
跪地行礼后,朱元璋淡淡道:“免礼!朱学士,这一次会试结果如何?”
朱善苦笑道:“臣正要跟陛下禀报!本次会试,依照文章好坏,臣会同两位副主考,并十八房考官,共选拔贡士四百三十九名!”
朱元璋点点头,道:“会元是谁?”
事实上,虽然状元才意味着是全国考试的最高水平。
但能得到状元的人未必就是文章做的最好的。
因为皇帝点状元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甚至样貌的好坏,名字好听与否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学问的好坏只是其中一点。
防止这些人互为乡党,勾结一气。如果他们都排在前面,日后日后只怕更加难以处置。
一个是,若是这一届考中贡士最多的省份,在未来进士的排名上,朱元璋只怕就要动一动脑筋,不能让他们全部排在前面。
朱标也瞪大了眼睛。
到了决定状元的殿试的时候,第一名变成了纶,第二名练子宁,第三名黄子澄。
丝带都落下了,说明老天爷不希望让纶做状元。
终于在一百一十五名的位置看到了丁显的名字。
当然朱元璋对于纶的学问还是心里有数的。
自从衣冠南渡以来,南方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文化中心也逐渐向南迁移。
朱元璋笑了笑。
可是在朱元璋做了一个梦之后,第二天就将状元的归属改了。
听到这个名字,朱元璋愣了愣。
朱元璋问这个问题,有两层考虑。
丁不就是钉?
既然老天爷已有暗示,那么就让这丁显做状元吧!
更恶心的是朱元璋甚至还将纶的排名从原本的状元放到了丁显的第一百一十五名。
朱元璋心里也清楚。
考官们只看文章好坏,并不知道做文章的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长成什么样子。
谁?徐增寿?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朱大学士,你说的凤阳府徐增寿,可是魏国公的四儿子徐增寿?”
纶,就是丝带。
梦中的丝带不是已经飘落而下了吗?
这個时候朱元璋看到状元是纶,心里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朱善摇摇头,苦笑道:“陛下,为国家选拔人才,这般大事,臣岂敢当做儿戏!这会元也是臣反复考量后,会同十八房考官与两名副主考几番审卷之后才最终定下来的!”
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