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这套酒具我觉得是不值这么多钱的,不过,既然有些人瞧不起我们苏州人,觉得我们没有钱,那我便小小的出一个价格吧!
这套酒具,四十万两!
我要了!”
话音落下。
所有人都惊了!
又涨了10万两,达到了40万两!
吓人,这价格实在是太吓人了!
当然对这些大商人来说,其实40万两也不算什么大数目,他们每年要经手的流水可能都高达上千万两银子。
但只是用来买一套小小的酒具,就实在是太奢侈了。
以后这套酒具怕是用来装玉液琼浆都显得浪费!
怕是只有天上的仙露才可以放进这酒杯里了。
听到四十万两银子的报价,方才自称浙西商人的那位瞬间哑火。
他脸憋得通红,嗫嚅道:“四十万两?这位王先生可真是财大气粗呢!那这套酒具就归属咱们苏州的王先生吧!
不过这东西可不是我拍不起,只是我觉得不值罢了,我们浙西人有的是银子!”
说出这话来,顿时全场都忍不住嘘声一片。
眼看这人分明是买不起这酒具了,怎么还死鸭子嘴硬呢?
你不说出这句话还好,如今说出来,倒是更显得浙西人小气了!
在场的浙西商人也都有些坐不住了。
所谓浙西,便是张士诚当年占据的地方,主要包括杭州、湖州、嘉兴等地。
朱元璋建国之后,迁怒浙西人效忠张士诚,对这些地方课以重税,还严惩了相当多的商人。
这导致这些商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一蹶不振,直到大明越来越安定繁荣之后,浙西这片本身就充满着财富的热土,才渐渐恢复元气,出现了一大群有钱的商人。
原本他们跟苏州便是冤家对头,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
如今在拍卖场上被如此多人围观,双方都隐隐有一个要争高下的心思了。
终于。
浙商商会的会长方清尘站了出来。
淡淡道:“浙西,可不只有方才那位!
我没有出手,也是觉得这套酒具并不值这么多钱!
不过,现在看起来倒是非买不可了。
总不能被某些卖布的抢了风头!”
话音落下。
场内顿时又热闹起来!
这位方清尘的名头,丝毫不比苏州那位王锦墨差!
方清尘的经营更多一些。
米行、面行、油行,乃至于冶铁、丝绸、盐、茶都有涉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