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开口询问。
“已经上涨到了一千蚊!”
王廉小声说道。
但凡他能够控制此事,也就不会上报了。
正是因为有钱的人想要多买一点,不管是投机让粮食提升价格,还是为了多囤一点,以防万一,这都导致了价格持续走高。
百姓买不起,只能饿死或是当流民,去其他的地方寻求出路。
“即刻将粮食价格控制下来,不服从者斩,从他地尽快调取粮食回来,不许有丝毫懈怠!”
朱元璋怒声开口。
王廉急忙行礼,早已经被吓得满身是汗水。
朱元璋看着王廉,本想撤了王廉,但转念一想,如今灾情情况王廉最为清楚,王廉也在陕西待了不少时候,处理起来要更加得心应手,这时候换人,拖慢进度。
趁着灾情还未到遍地饿殍之时,尽早解决才最重要,而后再对王廉惩罚!
退朝!
随着太监的声音响起,众人也都陆陆续续的退出大殿。
朱檀坐在马车上思考着如何搞定杂交水稻,那位去世的时候,他有去看过过往的事情,也算研究了一下,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懂一点大概。
选出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两种类似且相互搭配优点的种,经过筛选,后世可以用仪器观察,但大明只能进行试验,派人去一个个用眼睛看,选出多种高产、抗病、好苗子。
找到第三种能够和前两种结合的种类,进行授粉,继续栽种,如果出了,就能够作为母体,和之前的两种进行花粉结合,完成最后的三系杂交!
“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没记错的话,亩产五百斤,甚至是千斤以上,才能够解决这问题,不过这玩意估计耗费时间不小,少说得弄个一两年的时间!”
朱檀走下马车,不断嘀咕。
他虽一声令下能够让各地带来不同种类的水稻,但培育起来十分的麻烦。
确定种类,进行配种,然后继续配种,没有合适的科技,只能栽种,进行试验,用人力去检验,最后能够普遍达到亩产五百斤以上的,才能够算得上三系杂交水稻。
亩产五百斤比起后世还差许多,但比现在的两百来斤,三百来斤的多不少。
一百斤米能够让一家子过很久生活了,多的可以存下来,再多还能够拿去卖钱。
等研究出两系杂交水稻后,就能够亩产千斤,届时米将会便宜的不像样子,也就不存在这种类似的事情了。
捏了捏鼻梁,朱檀心情大好,他勉强想起来了三系杂交水稻的方法,后面只需要派人去找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