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九条政孝便率领着庞大的使团,踏上了前往大明的征程。
浩浩荡荡的船队,满载着东瀛的希望和屈辱,缓缓驶离了港口,朝着那个强大而陌生的国度驶去。
望着渐渐远去的故土,九条政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此去凶多吉少,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为了东瀛,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
大海茫茫,波涛汹涌。
应天府,皇宫御书房内,朱元璋身着常服,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
他浓眉紧锁,手中紧紧攥着一封奏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下方,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沉闷,落针可闻。
“诸位爱卿,倭寇遣使来朝,意欲何为啊?”
朱元璋宏亮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带着几分压抑的怒火。
“启禀皇上,”
文官之首,丞相李善长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倭寇此番遣使,定是惧怕我天兵神威,想要求和了。”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依老臣之见,不如借此机会,好好宣扬我大明礼仪之邦之风范,令其退兵,永世称臣纳贡!”
李善长话音刚落,武将队列中便响起一声冷哼。
只见身躯魁梧的徐达大步走出队列,粗声说道:
“李老头,你莫不是老糊涂了?倭寇狼子野心,屡犯我大明海疆,如今不过是吃了败仗,便想要求和?哼,依我看,就该一鼓作气,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徐达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砂锅大的拳头,仿佛要将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倭寇一拳砸碎。
“徐达!不得无礼!”朱元璋低声呵斥了一句,目光却带着几分赞赏。
他何尝不想将倭寇彻底剿灭,以绝后患?
只是如今战事吃紧,国库空虚,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不过。
“皇上,”
一直沉默不语的汤和突然站了出来,他面容严肃,语气沉重:
“臣以为,此事还需谨慎对待。那倭寇狡诈多端,此番遣使,或许只是缓兵之计,我们不可不防啊!”
“汤和,你可是担心你的宝贝女儿?”李善长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讥讽。
汤和的女儿便是鲁王朱檀的王妃,此次东征,朱檀身先士卒,若是倭寇真的只是缓兵之计,那他岂不是身陷险境?
“李善长!你……”汤和闻言大怒,刚想发作,却被朱元璋挥手打断。
“好了,都给朕住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