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我的“经济理论”:“您想想,那些官员手里要是有了钱,他们会干什么?”
朱檀伸出一根手指头:
“第一,他们会改善生活,买房子,买地,买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样一来,不就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了吗?”
朱檀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头:
“第二,他们会把钱存到钱庄里。钱庄有了钱,就可以放贷给商人,商人有了钱,就可以扩大生产,赚更多的钱。这样一来,不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了吗?”
朱檀越说越起劲,仿佛自己已经成了一个经济学家:
“所以说,父皇,您可千万别再想着抠门了!该花的钱就得花,只有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啊!”
“你……”
朱元璋被朱檀这一番歪理邪说气得哭笑不得,指着朱檀半天说不出话来。
朱标也无奈地摇摇头,这老十,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父皇,您别光顾着生气啊!您倒是给个准话,这俸禄到底涨不涨啊?”
朱檀追问道。
朱元璋愣了半天,才从朱檀这番“理论”中回过神来。
他本想骂几句“荒唐”,可转念一想,这小子平日里胡说八道惯了。
今日怎么突然关心起国计民生了?
莫非是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他眯起眼睛,盯着朱檀,试探道:
“你小子少跟朕在这儿装模作样,说吧,你又在憋什么坏水呢?”
朱檀嘿嘿一笑,摆摆手道:
“父皇,您这话说的,儿子这不是为国分忧嘛!您看您,天天愁眉苦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国库空虚了呢!”
“国库空虚倒是不至于,”朱元璋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可也不能由着你们这些臭小子胡来!”
“谁胡来了?”朱檀不乐了,梗着脖子道,“儿子这可是正经八百的建议!再说了,不涨俸禄,对那些官员也不公平啊!”
“不公平?”
这回,不光是朱元璋,连朱标都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这小子,又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朱檀见众人不解,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
“父皇,您想想,您当初立下的规矩是什么?咱们老朱家的子孙,只要进了宗人府,那是一个个好吃好喝供着,不用干活,俸禄还不少拿,对吧?”
朱元璋眉头一皱,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妙。
朱檀却像是没看到似的,继续说道:
“可那些官员呢?他们可是为了大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