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听完,眉头微蹙,似有担忧地说道:
“十弟,你这法子虽看似公平,但会不会太过苛刻了些?毕竟,那些宗室子弟,也都是父皇的血脉至亲啊。”
朱檀心中暗笑,这太子大哥,就是太仁慈了些,对付那些蛀虫,就该下猛药!
他正色道:
“大哥,此言差矣!父皇常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大明以孝治天下,更应该以身作则!若是放任他们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长此以往,岂不是要养出更多纨绔子弟,败坏我大明江山?”
朱檀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
老朱出身贫苦,最恨的就是不劳而获之人。
他一直担心这些皇亲国戚仗着身份作威作福,败坏祖宗基业,因此才对宗室俸禄一事如此头疼。
见朱元璋面色稍霁,朱檀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父皇,您想想,若是实行按劳分配,那些有能力的宗室子弟,为了获得更多俸禄,自然会努力进取,为朝廷效力。”
“而那些不求上进的,看到别人靠着功劳过上好日子,心中也会有所触动,从而奋发图强。”
“如此一来,岂不是一石二鸟,既解决了俸禄问题,又激励了宗室子弟?”
为了增强说服力,朱檀又搬出了历史上的例子:
“父皇可还记得汉高祖刘邦?他为了巩固江山,大封同姓诸侯。”
“然而,这些诸侯国坐大后,便开始拥兵自重,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而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之策,削弱诸侯国势力,这才使得汉室江山得以延续。”
朱元璋听罢,沉吟不语。
他知道朱檀说得有道理,但心中仍有些犹豫。
他看向朱标,问道:
“标儿,你怎么看?”
朱标思忖片刻,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十弟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按劳分配,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仔细斟酌,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行。”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向朱檀,问道:
“老十,你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可有什么具体的章程?”
朱檀早就胸有成竹,他上前一步,侃侃而谈:
“父皇,儿臣以为,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考核宗室子弟的功绩。每年年底,根据他们的表现评定等级,再按等级发放俸禄……”
朱檀滔滔不绝地讲了足足半个时辰,从机构设置到考核标准。
从俸禄等级到奖惩措施。
事无巨细,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这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