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他的家族就被削去了,他的家人也被放逐到了海南。
所以现在大明皇城里,有名望的三位国公,英国公、乾、程三位。
大明的勋贵们,就是在这三个家族的带领下,建立起了巨大的网络和联系。
朱檀想着,今日的宴席,就当是过些日子,贵人们检阅的前奏。
人都到齐了,他还看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明朝皇帝朱元璋所赐,至弘治时,其地位日渐衰微。
但是,朱棣却是以贵族的身份,来命名的。
朱元璋所赐的爵位,只有魏国公徐达之子徐甫和武定侯郭英之子,地位远逊于靖难。
而他旁边的定国公徐光祚,同样出身于中山王徐达,同样出身于靖难重臣,但他的子孙,一代比一代差。
而且,徐永宁还因为冒犯了宪宗皇帝,被逐出了皇室的圈子。在朱檀与徐光祚、郭宁小声交谈之时。
张懋年纪最大,资历最老,所以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招待着黔国公沐昆。
终于,张懋后面进来的人引起了京城三大才子的注意。
这是周彧的亲弟弟云庆侯周寿,他身后跟着的都是自宪宗年间开始就追随的亲戚,就连刚才和朱檀起了争执的“邵喜”也在列。
朱檀先跟太后那边的外戚吵了一架,今日又差点和太妃邵氏的亲哥哥打起来,这事大家都有所耳闻。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贵族们大多都抱着看戏的态度。
他们都在猜测,如果自己招待了黔国公沐昆,他们会不会又跟自己翻脸。
张懋当然不会允许别人坏了他的名声,所以在开场词的最后特意强调了一遍。
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楚暮等人都知道,他们要是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英国也不会放过他们。
而受邀而来的沐昆,听着张懋的话语,也是谦逊的加了两个字,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只是一些客套的话语。
不过这句话,却是表达了一种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度,让一干勋贵都很高兴。
对于这位位高权重的权贵,朱檀还是很看重的,光是这位沐剑屏公主的老祖宗,她就有一种天生的好感!
朱檀今日前来只是想要结识一些人,然而宴会刚开不久,便有人盯上了他。
最先开口的是程国公朱辅,他用一种奇怪的语气说道:“建昌伯,我听说军马大人在军中有些摩擦,难道建昌伯对京营的看法,就这么差吗?”
朱辅带头,另外两位侯爵也纷纷附和,为京营中那些被点名的将领撑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