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母亲徐氏说过。
贾张氏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平时到邻居家借东西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客气。
秦淮茹从家里带了一本书到宿舍里看,对上铺的小露说道:“我现在正在学习如何炮制药材呢,小露,我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你能不能教教我?”
“这个啊1小露坐起来摇摇头说道:“中医方面的知识我都是一知半解,你问我做什么啊,有疑问就去找李医生,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肯定会用心指点你的1
秦淮茹点点头,心里却在想着:“我不是怕耽误他工作吗?”
实验室里。
菌种发酵完成了。
李平安带着秦淮茹进了实验室。
他将生物试验箱里的十几组对照组都拿了出来,一一的做了镜检。
放置培养基之前李平安是对生物实验箱做过消毒的。
可是。
经过十来天的发酵,培养基上还是出现了杂菌。
经过对照。
李平安挑选出了产黄青霉素菌生长最好、杂菌最少的那组培养基。
他查看了这组培养基的物质组成数据。
让秦淮茹研磨了玉米粉。
依照上一次的实验结果,参照被挑选出来的那组培养基各种组成成分。
又根据产黄青霉素菌的适宜生存条件做了调整。
重新制作了成分有细微差别的十几种白玉米浆培养基。
培养基上重新接种产黄青霉素,将处理好的培养基依旧放进生物实验箱。
接下来又是漫长的发酵期。
后世。
产黄青霉素菌发酵的时候都会加入苯乙酸或苯乙酰胺作为前体,可以控制抗生素合成方向,并增长产量。
不过。
李平安根本找不到这两种物质,只能用培养基的酸碱度、温度等其他条件来筛选产黄青霉素菌,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反复调整培养基成分比例。
在实验室还没有工作两个小时任务就完成了。
从里面出来的时候秦淮茹微笑着小声说道:“李大哥,这份儿工作也太轻松了吧1
“嗯1李平安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要不是他拥有后世的经验,就算是再给他几百、几千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白玉米培养基的大致制备方法。
实验进度绝对不可能这么快。
距离下班的时间还早,也没有安排好的手术做,李平安让秦淮茹继续去药房帮忙,自己则去了门诊室跟着父亲一起接诊。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带着娄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