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巴结上了米国人才当了道济医院的草药供应商,要不然,他那个小药铺怎么可能入的了米国人的眼?”
“呸1徐氏吐了一口吐沫,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是红了脸说道:“米国人就会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1
她有些担心的说道:“平安要过去和这种人打交道,合适吗?”
“应该没有问题吧1李林说道:“只是过去和他们说几句话而已,能有什么问题?”
当时。
京城的中药市场主要有两处,分别在药王庙附近和西打磨厂街。
城区有三四处药王庙。
规格最高的是天坛附近的药王庙。
药王庙香火鼎盛,附近就聚集了许多卖草药的铺子。
金贵药铺就在其中。
另一处中药市场在西打磨厂街。
西打磨厂位于前门大街的北端路东,东起北官园胡同北口儿、与东打磨厂相通,西端就止于前门大街。
东打磨厂位于崇文门外大街的北端路西,东起崇文门外大街,西止北官园胡同。
打磨厂的形成,还要追溯到明初,因为永乐迁都,建造新城需要大量石材。
当时就有几位石匠来此开了间打磨作坊,后来生意不错,作坊就越聚越多,以至于后来不再局限于打磨石器,不过却是得名打磨厂街了。
清朝虽然延续了打磨厂的称呼,但已经有些名不副实,打磨铺子不多了,而是成了综合商业街。
同仁堂和首都医大医院的制药厂都在西打磨厂街,他们自己炮制药材自己使用,根本用不着去求别人,而且草药质量很有保障。
药铺最早分生熟两铺,生铺是采购来大批药材后用古法炮制之后批发,熟铺是再作精加工后卖成药。
像讲究有四大花旦四大须生一样,清末卖药的生铺,也有四大药行之称。
四大药行都在皇城以南:天坛附近的隆盛和天成、惠风、打磨厂的天汇。
那时这样的药行有北方帮、南方帮之分。
隆盛便是北方帮,药材多采自中药材古地河北安国;
天成也是北方帮,主要经营麝香;
惠风是宁波帮,主要经营白术、元参等;
天汇是广帮,专从川广进口的黄连、厚朴、杜仲、羚羊等贵重药材。
后来在打磨厂又开了一家益城药行,一并合为五大药行,称雄于京城药业市常
这五大药行中,打磨厂就占了两家,足见打磨厂在药业市场举足轻重。
其实,这只是五家大药行。
其余中小药行,在当时的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