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王说以吞并天下的计谋,遭到秦惠王的否定。
又游说赵国,仍以失败告终。
但苏秦并不灰心,又到了燕国。
燕文侯听了苏秦合纵之术,非常认可,于是资助他游说赵国。
接下来,就一事顺百事顺,属于苏秦的时代到来了。
苏秦以一己之力,完成六国结盟,苏秦则兼任六国宰相。
那时苏秦正是得志之时,权倾天下,富贵之极。
战国时代,也因苏秦合纵之策施行,秦兵十五年不敢东出函谷关。
等他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时,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后来秦国用离间计,破坏了合纵。
六国之盟解约,纷纷责备苏秦。
苏秦奔走不暇,后来因为与燕易王母亲的奸事被发现,去齐国做内奸帮助燕国。
死后在齐国做内奸的事败露,为天下人所不齿,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苏秦游说六国合纵而成名,合纵的成功,使天下暂时安定。
纵观苏秦的一生,他的合纵之说,并非有意谋求天下太平。
他其实也是为着自身的利益出发,求名求利而已。
如果他游说秦惠王成功,使秦国并吞六国,苏秦也达到了他的目的。
苏秦本质上和东周那些从事工商,追逐利益的人是一样的。
只不过他的欲望更大,想要的更多,有着更大的梦想。
他追逐梦想的道路艰辛,却坚持不懈。
他的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是他应得的,可钦可敬。
当时从事纵横之说的人大有人在,只有他成功了,可见他的确有过人之处。
苏秦曾说假如当年家里不是一贫如洗,连可以耕种的两顷田都没有,如今怎么能身兼六国宰相。
他当时或许真的那么认为,但是以他的为人和志向,定不会安于两顷田的丰衣足食。
他承受着家人的打击,坚持自己的信念,越挫越勇,永不言弃,最终取得成功。
无论搁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个人奋斗的典范。
虽然他的胸怀比不得那些兼济天下的圣贤,但在庸庸扰扰的众人之中也是值得称道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