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是掌握自己手里的,只要足够努力,就能逆天改命。
可是这样的道理,到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人生里,似乎不太管用。
命运的好坏,到底是有定数的,半点不由人。
李商隐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努力读书。
可惜好景不长,十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了。
他和母亲只能回到老家河南,生活也非常贫困。
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
家里还指望他能一举成名,改善家庭生活。
读书多年后,他到京城继续求学,被京兆尹令狐楚赏识,还安排他和儿子令狐绹一起读书。
令狐楚亲自授课,教会他如何考试,写奏章等。
为了改善生活,还安排他做秘书,拿到一定的酬劳。
文宗开成二年,二十六岁的李商隐考取了进士。
就在李商隐前脚踏入官场,准备抬起后脚的时候,令狐楚过世了。
提拔的路走不通,接下来的考试也是屡战屡败。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捷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得通的。
科考的路,似乎是堵住了,李商隐就改变方向。
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府邸,做了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厚爱有加,还把女儿王氏许配给他。
婚后,李商隐和王氏,感情极好。
李商隐因为婚姻,有了巨大的改变。
当时,朝廷存在牛李党之争,两者水火不容。
王茂元是李党的重要成员,令狐楚是牛党的头目之一。
也就是说,李商隐结婚,就是从牛党的圈子,跳进了李党的圈子。
李商隐的改变,彻底得罪了令狐绹。
与此同时,李商隐也没有得到李党的重视。
李党看到李商隐在圈子之间摇摆,评价此人不堪。
婚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生活圈子,夫妻也会互相影响。
双方父母的原生家庭,也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旦有某一个因素不对劲,就会困住命运。
开成四年,李商隐通过了授官考试,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不久被调任弘农县尉。
按照常理,他从一个小官,慢慢往上走,也会有一番作为。
但是他的命运,就不按常理出牌。
在县尉的岗位上,他因为公道正派,反而被上司责罚,迫使他辞去了官职。
接下来,又遭遇了母亲病故,回家守孝。
再次进入职场,他只能做幕僚,跟随上司去桂林、徐州等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