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73章 词坛晏几道

第473章 词坛晏几道

。”

“一时之间,四处氤氲着晏几道的缠绵悱恻之作。””

“二十来岁的少年正是意气风发的好时节,作为擅长音律的行家里手,他总是夜夜欢宴。””

“他写男女之情爱,却又着眼于情爱中的感应与共鸣。””

“他没有流于世俗,纠缠于艳情本身。””

“而是由内深究,挖掘出男女间的更深沉、更细密、更微妙的底蕴。”

“而这,也是他的小令中总是弥散着淡淡的哀愁的原因。”

“他是纯情的,他是痴情的,他是至情的。”

陆游:二晏是指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因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词风,他们也是历史上少数著名的父子文学家。

晏几道的人生与贾宝玉十分类似,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都不喜欢科举正途,也都家道中落过,只不过晏几道的家道没落得没那般狠。

而且晏几道也确实有才华,这一点他比贾宝玉强。

因庆历新政失败,五十八岁的晏殊正从人生峰巅上下落。

至和二年晏殊死亡,此时晏几道才7岁,几个晏殊的幼子就由长媳妇张氏抚养长大。

也可以说由于晏殊的缺席,作为晚辈的张氏在培养这几个幼子上,对科举意识的培养显得不那么足够。

以至于晏殊这三个幼子在科举上几乎没有作为,其中晏几道更是鄙视科举。

不过晏殊毕竟是宰相,即便是去世了。

但在朝中有人的情况下,晏家还是很安然。

因此少年的晏几道还是享受着相门之后的地位与丰厚的物质生活。

宋朝对文人是相当优厚了,除了给官员超高待遇与地位外,还会门荫官员子弟。

所以想要升职快就要走正途途径,还得去考科举。

因此有志气的官宦子弟不愿意荫补入仕,更愿意去考科举。

晏几道是清楚这样的情况的,但他并不在意,可能是家庭的地位与个人的才华给了他错觉,晏几道选择了门荫入仕。

宋代荫补者通常是二十岁入仕,晏几道也差不多是这个岁数入仕。

由于有家族光环笼罩,晏几道做官的最初几年仅仅是应付一下,其它时间还是想着音乐与酒。

王安石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开始推行变法,而晏家又整体上偏向旧党,以至晏家整体上被政治风波涉及到。

朝中无人的情况下,晏家彻底暴露在变法派的冲击下。

而像晏几道这种小角色,就被稍微牵了一下,直接结束了他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