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书埋在洛阳北邙山,关盼盼在燕子楼里日夜思念。”
“皇帝给重臣的待遇是剑履上朝,普通臣子不能配剑穿鞋上朝的。”
“这里剑履指的是张尚书,自从尚书埋进坟墓歌舞就与盼盼绝缘了,舞蹈穿的红袖子压在箱底已经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过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关盼盼看到鸿雁又从南方飞回,玄禽是燕子古代称呼。”
“燕子又回到盼盼楼里筑巢,琴箫等乐器看着。”
“盼盼都没有一点心情,任它蛛网,灰尘堆积。”
“白居易看完关盼盼的诗,内心五味杂陈,又感动于关盼盼的痴情,又伤感于张尚书的早逝。”
“今年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冢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朋友从洛阳回来,他去过张尚书的坟墓。”
“他说建坟墓时种的白杨树长大到可以做柱子了,张尚书的红粉佳人竟然还活在世上没有殉情。”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张尚书不惜金钱买许多的美女,从中挑选四五个漂亮如的,教她们歌舞费尽了心力,但尚书死了她们一个都没有跟着死。”
“关盼盼幽居了十年,心已如古井无波。”
“她之所以寄诗给白居易,一则和他有一宴之缘。”
“她能感觉到白居易被自己的艺术惊艳到了,她以他为知音。”
“二则她一读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会黯然落泪,她以为白居易是理解同情她们艺伎的。”
“张仲素回到了徐州,把白居易的诗交给关盼盼。”
“盼盼急切的打开诗稿,欣喜的读起来,读着读着,脸色渐渐变得惨白,最后痛哭失声。”
“原来白居易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官老爷男权思想,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舞蹈艺术。”
“反而在诗里责怪自已为什么不为张尚书殉情,为什么尚书死了那么久她还苟活于世?”
“哀莫大于心死,关盼盼万念俱灰,她合上诗稿。”
“至此不吃不喝,十天后死于燕子楼。”
“消息传到长安,白居易大为后悔。”
“他已到晚年,他也像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一样豢养许多艺伎。”
“他最爱的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他全部的放走她们,恢复了她们平民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