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宠深以为然,于是派吴汉率兵与上谷诸将会师南进。”
战争初期,刘秀并非一开始就信任吴汉。
吴汉的部队被围,险些全军覆没。
按理说,这种低级错误放在任何一个将领身上,轻则撤职,重则问斩。
“刘秀东归时,嘱咐吴汉应尽快遣散多余部队,若有逃散必使士气低落。”
“吴汉乘筏顺江而下巴郡,杨伟、徐容等惊慌溃散,吴汉斩其渠帅二百余人,迁其党与百家于南郡、长沙。”
“后来果然粮食不足,士卒逃亡。”
他围城半年,却迟迟拿不下成都,兵力和士气都在消耗。
“于是刘秀让群臣推举,群臣都推选吴汉与汉将景丹。”
随着吴汉接替阵亡的名将岑彭,率军南下围困成都,东汉的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从此以后吴汉与公孙述在广都、成都之间交战,八战八胜,最后进军围攻外城。”
“刘秀得知以后大惊,并下诏责备吴汉。”
“等到谢躬回城之时,不知陈康已反,就与数百骑轻装入城。”
“发北军五校、兵车、甲士为其送葬,形制礼仪如同西汉大将军霍光的丧礼一样。”
当光武帝刘秀一再叮嘱别冒进、稳住阵脚的时候,吴汉却分兵强攻。
当时鬲县五姓联合驱逐了县令,占据城池反叛。
“结果遭到了刘秀的讽刺,诸将听后皆惭愧不已。”
“吴汉等人所到之处击斩王郎将帅,终于在广阿追上了刘秀。”
“吴汉于是辞去,在路上见到一个儒生,儒生认为刘秀所过之处,郡县都归心于他。”
“等到去世,赐谥号忠侯。”
“吴汉为人秉性忠厚但少文彩,仓促之间不能以言词表达其意。”
可当时的刘秀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让他出马。
七月,睢阳城中食尽,刘永被部将所杀,二城全部投降。
“刘秀即位后,根据谶语任命孙咸为大司马,导致群臣反对。”
“吴汉与蜀军激战一日,兵败退入营中,被谢丰等围困。”
“汉将邓禹及诸将了解他的性格,所以多次向刘秀荐举他,等到召见,刘秀就亲信他了。”
“刘秀亲临看望,问吴汉有什么话交代。”
“吴汉与诸将因自恃兵多势强,不愿放弃诸郡兵的辅助,遂不从命。”
冬天,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击破并降服了平原的富平、获索。
吴汉又率领诸将攻击邺西山贼黎伯卿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