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桶、灌木和石块,总算解决了问题。
现代技术可以抽油换田,但在200年前确实很困难。
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大量的技术创新。
经过重重磨难,铁路终于完工了。】
刘彻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切,一个新事物想要发展,就必然会触动原有的利益团体。
就正如斯蒂芬森所面对的,想要修建铁路,可却遭到运河公司的阻拦。
毕竟铁路和运河属于竞争关系,修建铁路必然会侵犯运河公司的利益,也难怪运河公司会横加阻拦了。
像这种因为利益冲突爆发的矛盾,他在朝堂见得太多了。
一个新政策的制定,就无可避免的会引起原先利益集团的抵触,他也见怪不怪了,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过铁路修建的事倒是提醒了他,大汉要是修建铁路的话,恐怕也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抵触,这是他需要格外注意的。
毕竟一旦大汉全国联通铁路的话,必然会改变原有的运输格局,得罪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是他倒也没有太过担心,相信有自己强势推广,没有哪个不开眼的胆敢横加阻拦。
他对蒸汽火车异常重视,所以肯定不会允许有人阻拦铁路的修建。
蒸汽火车不仅可以连接大汉境内各个州郡,极大的增强朝廷对全国各地方的控制。
更重要的一点,他还指望铁路修到边境。
如此一来,蒸汽火车就可以运送大量的士兵到边境去攻打匈奴。
【这时达林顿铁路通车已经三年了,火车和马车仍然在拉锯中。
反对派依旧认为蒸汽机车比不上马车,快过19公里时速就会翻车。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观念,铁路公司决定重金比赛征集,地点在已经完工的雨山段,史称雨山机车竞赛。
这是技术的比赛,也是新旧观念的较量,很多人兴奋了,提出各种方案。
有人提出减小摩擦的方法,一根丝线就能拉动汽车。
有的计划用易爆的氢气,还有人提出不用燃料就能跑的永动机。
靠谱的少,异想天开的多。
但影响很大,宣传效果达到了。
斯蒂芬森父子准备好了火箭号机车,老斯没上过学,但小斯受过正规教育,还能教父亲理论。
父子俩大致有分工,老斯修铁路,小斯造火车。
比起他们以前造的版本,火箭号的改进在这些方面。
其一是小斯发明了火管锅炉,高温烟气通过25根管子,锅炉效率很高。
其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