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想要将洪承畴收为己用,命令吏部尚书范文程去劝降,洪承畴大骂不止。”
“范文程不仅不介意,还与洪承畴谈古今大事。”
“谈话间,房梁上落下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不时挥手将灰尘拂去。”
“于是范文程立刻回奏皇太极,说洪承畴不会死,如此爱惜衣服,更何况生命。”
“皇太极听罢便亲自去探望洪承畴,见洪承畴衣着单薄,当即脱下身上的貂裘给洪承畴披上。”
“洪承畴感叹皇太极对其待遇,遂叩头请降。”
“皇太极厚赏洪承畴,并摆宴席庆贺,对诸将领称得到前往中原的向导,值得庆贺。”
“崇祯十五年,皇太极位于崇政殿,召洪承畴及诸位降将祖大寿等入宫觐见。”
“崇祯帝当初听说洪承畴死了,赐祭十六坛,设立祠堂在都城外。”
“崇祯帝将亲临祭奠,不久听说洪承畴投降,于是停止。”
洪承畴:和昏庸的崇祯相比,皇太极更加英明。
他还记得自己跪于大清门外,向皇太极陈述的场景。
他身为明军将领,领兵十三万增援锦州,皇太极抵达将他打败。
之后他镇守松山,城破被擒获,自认为应该死去。
承蒙皇太极不杀之恩,如今朝见,他自知罪重,不敢贸然进入。
当时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历历在目,他还清楚地记得皇太极的谕旨。
双方交战,各自为主,皇太极不会介意。
而且清军之所以战胜,不过是上天的旨意。
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赐恩于他,既已知恩情,应当尽力为自己效力。
如曾经的张春,得到恩情却不能为自己效力,又不愿以死明志,最后没有功名的死去。
那时他入朝参见,皇太极令他上殿坐,赐茶招待。
并向他询问明廷制度,明廷宗室被俘虏,置若罔闻。
将帅作战被擒获,竭尽全力后投降,必将诛杀他的妻子,或是被贬为奴,这是旧制度还是新立的制度。
他答道以前没有这样的制度,最近朝中大臣各抒己见向崇祯帝报告,由此开始。
皇太极感叹,国君昏庸,臣子蒙蔽,很多人蒙冤而死。
将帅因奋力作战被擒,用他府中的金库钱财当做赎罪来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惩罚他的儿女,何必残害无辜的人。
仅此一点,他就知道皇太极比崇祯更加英明。
“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令他隶属于镶黄旗汉军,待遇十分优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