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支出压力不断好转,利息/债息支出从2006年度的1.43亿美元降到2010年度的3400万美元,降幅非常明显。
这样的操作,显示了经营团队和收购方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
当然,安华高也需要对这些资本运作,进行“知识付费”——也就是支付高昂的服务费给kkr和银湖资本,从实施并购到安华高公开上市,两家基金从安华高收取的各种咨询费、顾问费约1.2亿美元。
最后,就是安华高ipo上市,两家基金开始“盈利退出”,2005年12月收购完成,用了不到4年时间完成重组上市,两基金预期收益超过12倍,到2012年,两只基金基本退出安华高。
而同他们“赚一笔快钱就走”不同,巴伦买下安华高,则是更在意这家未来会居于前五的半导体公司,对于他布局的一些产业的协同作用,因此不但在收购之后,没有裁减其业务,还对未来的手机、汽车传感器等相关的业务,进行了针对性的收购和加强。
至于说陈富阳提到的希望安华高在近期ipo上市的事情……
事实上,巴伦在心里其实并不希望安华高这么早上市的,因为马上就面临次贷危机了,在一年多以后,次贷危机爆发,那么安华高肯定会受到影响。
不过他本人对于半导体业务并没有太多的经营经验,而且在原时空,陈富阳也是带领安华高在上市之后,通过一步步的资本运作,最后蛇吞象并购了半导体巨头博通……
因此他在这方面,还是决定相信陈富阳的判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