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重生英伦 > 第535章 很难

第535章 很难

了某个界限之后,才会进入到一段增长的快车道。

但英伦政府每一届5年的政府,前两年需要收拾前任政府的烂摊子——毕竟能够胜利,肯定是之前的政府有许多地方做得不令人满意,或者造成了危机——然后任期只剩下3年了,为了下一次选举,那么你会选择短期就能见效的急功急利的政策,还是需要五年或者十年才能够有所体现,但对国家的长远发展非常有益的政策呢?

这种为了迎合选民的制度之下,注定无法保证政策的延续性,最终只能够急功近利……

如果这样看来,那么即便是保持高精尖的制造业和金融业,依然能够获得不错的利润,能够保持民众的福利吧……

是的,但这个前提,就是你需要保持你的技术优势,始终在高精尖制造业具有壁垒。

但其他的国家可是在飞速发展,攀登一个個工业明珠,并且将其价格打下,压缩利润啊!    当初的欧美西方为什么恐惧苏联呢?并不只是因为社会制度,也不只因为所谓的“民主”——要知道民主这个词,本就来源于苏联,那时候苏联对西方是有制度优势的。

苏联对于西方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上面这些,也不是他们的军队,而是持续五年十年的长期计划,能够确保他们集中力量攻破一个个技术难关,这种不断的,持续的,被追赶,并且打破他们的技术壁垒成为常态的感觉,怎么能够让人安心呢?

每打破一个技术壁垒,就意味着一个行业的高利润被埋葬,可能有几个规模不大的“发达国家”被打落凡尘……

面对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他们只能寄期望于对方犯错误。

幸运的是,苏联的确犯了错误,最终解体。

但他们还能继续这么幸运下去吗?

“我们不能只是将希望放在对方犯错误这上面,即便是无论是在媒体还是综合实力上,我们仍然占优势……”

巴伦对王储和布朗就曾经如此说道:

“任何国家都有可能犯错误,包括美利坚,所以我们还需要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到对方那边——我们需要保持任何可能性。”

没有谁比巴伦更了解他曾经的祖国,它并不像西方那么具有侵略性,希望的只是做生意而已——事实上,他们的愿望早就写在天安门城楼上了“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至于说英伦的工业制造……

巴伦也只能够保证在利润足够的高端制造业方面,于英伦本土进行更多的投资。

另一方面,就是他所推动的伦敦科技城了,巴伦希望在互联网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