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重生英伦 > 第899章 尼日尔河三角洲

第899章 尼日尔河三角洲

罪魁祸首。

2007年的另一项调查则表明,多达36.23%的民众存在不满情绪,表示愿意参与或支持武力反抗政府的活动。

尼日尔三角洲地区的反政府武装,从最初的小规模到后来的有组织大规模的演化,也同尼日利亚的政局相关。

1999年,尼日利亚军政府还政于民,尼日利亚重启了民主化进程。

然而,由于相应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尼日利亚在2003年的选举中出现了大量舞弊行为。

少数政客为赢得选举,不惜雇佣、武装激进分子成立忠于其個人的武装团伙,强迫当地社区民众投自己的票。

其中,“尼日尔三角洲人民志愿军”最初由河流州州长彼得·欧迪利扶植。

在选举后,为防止该组织势力坐大,欧迪利又支持“尼日尔三角洲民兵团”与之对抗,相互制衡。

最终,尼日尔三角洲人民志愿军在2004年9月宣布与政府“全面开战”,要求所有油气公司立即停止作业,离开三角洲地区,同时开始对三角洲地区的油气生产设施发起大规模破坏行动,对尼日利亚乃至世界原油市场均造成了巨大影响。

由于清剿行动难以奏效,奥巴桑乔政府不得不寻求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最终,“尼日尔三角洲人民志愿军”于2004年10月与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政府承诺给予武装分子大赦与工作岗位,并以1800美元/件的价格回收其手中的武器,而后者则保证停止与政府的对抗行为。

然而,该停火协议仅是暂时地平息了三角洲地区的武装冲突。

一方面,大赦项目未能有效帮助武装分子回归社会,油气资源开发引发的各类矛盾也未得到彻底解决;另一方面,政府对武器的“收购价”远高于“市场价”,在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武装分子升级军备的作用。

2005年9月,“尼日尔三角洲人民志愿军”前领导人阿萨里·多库伯被政府以分裂国家罪逮捕,引发社会强烈反弹。

2006年1月,“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成立,在随后6个月中向油气公司发起了近20次袭击,造成了超过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尼日利亚油气总收入的32%),并导致国际油气公司大规模的撤离。

此后,“尼日尔三角洲解放军”、“1895年11月运动”等反政府武装相继成立,围绕油气资源同政府、或彼此间展开激烈争夺。

至2009年,尼日利亚油气出口量较2006年又下跌了38.5%。

作为在尼日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