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在意是否会激怒朱元璋这个问题了。
他就是单纯的想要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陛下,您也不必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唐太宗尚且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还仅仅只是三镜之说,我记得历史上提过,说您总是喜欢自比太宗那,太宗虚怀纳谏、能宽容良臣。”
“纵是太宗,尚且知道人无完人之理!您嘞?不听劝,脾气还死犟.”
“我来自后世,虽然记不住你们大明朝从开始到结束的点点滴滴,但是大致走向,我却还是基本都知道一些的。”
“我现在可是在告诉伱,你如今犯下的各种错毫不客气的说,我这可是在为你以未来为镜了这不比以史为镜香吗?”
“以前有人讨论过,如果回到过去,并且将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告诉过去的人,那么这件事会不会出现变化!”
“当时有人给出的结论是、历史必然性..”
“这个提议的核心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意思就是、作为当事人的你就算知道了未来的某些事情。但是你很可能依旧会这么做!因为,人的性格决定了你做事的方向。”
“该发生的事,他终究会发生!”
楚泽的声音不大,但是他的话说完之后,却让朱元璋直接无话可说了。
就算是知道了未来的某些结果,他是否依旧会这么去做?
这个假设,朱元璋自己似乎也有些说不清楚。
而楚泽看着沉默不语的朱元璋,他也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
就犹如他和朱标所说的那样。
他是一枚投入到了大明这片湖中的石子,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将逐渐波及整个湖水的平静,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而历史必然性,这又是一种说法.
所以,楚泽很想试试,到底是蝴蝶效应强大一些,还是历史必然性要强大一些。
“陛下,我刚才问你,你做决定之前,是不是都不喜欢去考虑后果这件事,其实并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而是后世多数人的评价”
“你想要子嗣过的好一些,所以制定了宗族供养而且为了让后辈都能承蒙祖宗福荫,还定下来了世袭罔替的方针。”
“结果就是,大明的宗族数量逐渐巨大化,很大程度上、直接或者间接的拖垮了大明的经济。”
“加上世袭罔替,导致贵族数量越来越多,这些人不事生产、贪图享乐。在封地之中,可以说肆意妄为!”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