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过了这天还没递上参选文书,后面官府将不会再受理。
经礼部统计,此番面向京畿及附近各府县,投告参选王妃的淑女共有六百五十余人。
其中仅九十八人为举人之女,其余皆是生员家的女儿,这一数据也附和正常情况。
为给足淑女们到京参选时间,礼部会同尚仪局会在三月初十开展初选,一共三天仅选出一百人,余着将会被遣送会乡。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在今天还有一件大事,便是十日一次的常朝。
一般来说,无论大朝会还是常朝,都不会商议具体军政要务,只是礼仪性质的百官和皇帝见面会,很多时候还会被皇帝给免掉。
但自从过年后,每次大朝和常朝都严格开展,而且开始了具体事务的讨论。
当然了,近期讨论的内容基本相同,那就是清丈土地一事,每次都是由首辅赵玉山主持朝会。
通过这些手段,等于向朝野上下宣告,这件大事已提上日程,所有人都要服从内阁的施政安排。
今天的常朝,皇帝正式宣布以应天府榜样,试点开展清丈土地一事,一直观政学习的贾雨村当庭接旨。
离开金陵近一个月,他们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
朝会散去,皇帝离场后文武官员各自散去,太子跟睿王也都各自离开。
“殿下,臣以为这是个机会,您不可再犹豫了!”
奉天殿外的大广场上,朱景渊正迈步往宫门外走去,在他身后跟着两名官员。
一边走朱景渊一边说道:“此事重大,得罪人太多,我若站出来……只会饱受攻讦!”
他身侧的两名官员,在劝他站出来支持清丈,以此获取皇帝的好感。
需要说明的是,追随朱景渊的多为投机者,他们想出这办法并不奇怪。
“可若得圣上看重,殿下亦可受用无穷!”
“一旦清丈之事成了,便是殿下独具慧眼,即使失败……也只能怪赵阁老谋划不善,于殿下无半点儿瓜葛!”
去年的经筵上,朱景渊和了稀泥,对清田催税并未明确表态。
当然现在他也可以继续不表态,但若想要快速攫取政治资本,这“行险一搏”方式会很有效,只是其中有不可控的风险。
但说实话,就这么不瘟不火跟太子耗着,其实对太子会更为有利。
正因为看清这一点,朱景渊的追随着才会劝他,这些人为的是有更大赢面。
“殿下!”
“容我再想想,容我好好想想!”
面对这样的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