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自己的意志。
前线的消息,传回京城差不多要八九天,京城商讨总督人选快的话也要两三天,新总督到任又得耗费十几二十天。
简而言之,只要黄清二人不干涉,他就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指挥作战。
“两位,你们应当议定总督人选,实在不行便该立刻上奏朝廷,让朝廷尽快把新任总督派来!”
杨隆山很不想接班,于是他立马附和道:“十三爷所言有理!”
“好了,伱们接着议事,我先到前线看看去!”
言罢,朱景洪转身就出了军帐,而孙绍祖也跟着他出去了。
从这一刻起,所谓的总督行署已沦为空架子,而朱景洪将掌握指挥作战之实权。
当然了,表面上看是所谓“集体计议”,他朱景洪从没有掌握过兵权。
这一仗得打好,不说大胜至少不能败,如此也算挽大厦于将倾,功过相抵老头子也说不得什么……朱景洪如是想到。
而后他看向身后的孙绍祖,吩咐道:“你去北边一趟,告诉周全辉……让他那木部、多伦部和女真诸部向南靠过来,我大军集结一处准备应战!”
“是!”
收缩防线应对强敌,孙绍祖觉得没什么不妥,所以他得令后便骑马离去。
而朱景洪则是领着卫队,向西往振威中卫赶路了去,接下来就是他施展才能之时。
“立刻派人给北四卫和和京营步军传来,让他们尽快押送粮草军械到总督行署布防,等待本王下一步指示!”朱景洪向侍卫下令道。
“是!”
如果只是骑兵的话,大明比起准噶尔要弱一些,人家全压上来想要顶住着实太难。
所以必须要让步军前来助战,借助沟壑之间的有利地形,阻击准噶尔大军并予以打击。
当然了,步军赶到总督行署附近还要两天,前线骑兵必须撑过这两天才行。
此番朝廷在前线,最关键的骑兵力量是振威中卫,然后便是青海行都司的骑兵
而那木部和多伦部,以及女真藏地土司等军队,战斗力相对来说都比较低。
要扛过这一次,关键得看振威中卫和青海行都司,所以朱景洪才会去找她们。
只是宁焕祥死了,就让局势发生逆转,可见如今这时代的战争,军心士气是何等之重要。
快马加鞭之下,朱景洪在半夜时来到了前线,此时振威中卫的人正在修整。
“参见十三爷!”
领队出来拜见朱景洪的,便是振威中卫指挥使范长春,在他身后则跟着几位同知和佥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