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都很好,但同样有个问题,那就是太过冒险。”
徐庶忽然转向了周仓。
“周将军,如你所说,若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没有打垮曹操,而袁绍又率兵而至,这时骑兵已经在外,退出来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遭受两军夹击的话必然会有所损失。”
周仓点了点头。
不过也不以为意,打仗岂能没有任何的损伤?
徐将军!
徐庶的目光又转到了他的身上。
“如果把骑兵放在城外,虽然可以减少一部分粮草的消耗,但城内的兵力却大大的减少。万一袁绍和曹操一方面列阵防备你,一边激烈的攻打县城?你这骑兵究竟是动还是不动?以骑兵冲击对方严阵以待的军阵,一定会损失惨重。但你若是不动,邺县必然遭受火力全开的攻击。”
不错!
徐晃也点了点头。
但他有些不服气。
“刺史大人,打仗都是有风险的。要想没有风险的话,只能不打了。”
打仗哪有没风险的?
徐晃也觉得这位刺史大人太过小心了。
诸位!
徐庶忽然正色道:“刚才我也说过,真正的战场在云州,咱们这边不过是个辅助战场而已。幽州军肯定不是我们云州军的对手,我们只需要稳守冀州,等待主公消灭了刘虞,冀州战场自然会不战而胜。一旦我们冒险出击,万一出现什么纰漏,势必会吸引主公的精力,让他不能全力对付幽州兵。”
他深吸了口气,继续道:“试问一下,换作你们坐在我的位置,你们又会怎样呢?是甘冒风险不怕牺牲答应这两路联军,还是忍辱负重配合主公攻打幽州?”
作为决策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风险,然后才是收益。
有的时候为了大局,也不得不保持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也涉及一个经济上的问题。
以最小的代价换回最大的利益,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应该考虑的问题。
虽然打胜了,但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这也是一场经济上的败仗。
徐晃和周仓不说话了。
大局观上,他们比徐庶差很多。
不过听了徐庶的分析,他们也觉得保持谨慎对整个战局还是有利的。
见到三个将领都不说话了,徐庶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决策者虽然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利压下手下的不同意见,但那只是下下之策,能够让手下心服口服才是重中之重。
这样一来,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才能够齐心合力。
如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