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恢复井田制;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其后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
这基本上就是后世天朝制度的雏形。
如果真的能够顺利推行下去的话,对当时的社会和百姓来说定是一个福音。
但是,王莽有些太急功近利了。这些政策虽然是好的,但是推行起来却十分的困难。
就拿王田制度来说,他最初的意图是将天下的土地收公,然后租给天下的百姓,让他们有地耕作能够安居乐业。
这原本就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
首先土地大部分都是贵族和地主的,你收了人家的土地,人家自然不愿意。
所以制度推出之后,立即遭到贵族和大地主激烈反对,甚至连王家的亲戚和其他原本支持他的人都一起反对。
人家支持你王莽,是想等你上位后捞点好处的。
这好处没捞到,反倒是损失很大。
所以,王莽很快就失去了贵族和大地主的支持。
那个时代,朝廷的影响力只到县一级,县以下基本上都掌握在大地主和豪族的手中。县
平民百姓知道什么?
他们连谁是皇帝都不清楚,所以在这些贵族和地主的蛊惑下开始暴乱。
这是王莽犯的第一个错误。
为了改制,不分敌我,一棍子将所有阶层都得罪了。
新政受到了抵御之后,王莽不思悔改,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这是他犯的第二个错误。
再没有攫取绝对的权力之前,强行镇压反对力量。
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自古以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所以,在新政实行没多久,浩浩荡荡的起义就爆发了。
正所谓一副好牌被王莽给打坏了。
新朝存在了十几年就结束了,王莽本人也死在了叛军手中。
所以说,他是一个失败的改革者。
综上所述,王莽是一个合格的投机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改革和手段都充满了理想主义。
自古改革都是要流血的,因为你损害的是别人的利益,别人自然要站出来跟你拼命。
这可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喝喝酒吃顿饭就能解决的问题。
秦始皇一统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