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语的说道。
当初她留在洛阳的时候,郭嘉就跟她详细说了几种变化的可能,她略一迟疑,立即写了封信送回了云州。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蔡邕的声音。
“贞姬啊,你快来,帮为父找点东西!”
来了来了!
蔡瑜又气又好笑的回道。
这位也回到京师时候就扎进了汉书的修订之中,谁也不问谁也不管,一心做自己的学问。
不争权不夺势,爱谁谁,这在风云际会的朝廷当真实属一个另类。
对于这个老子,蔡瑜也没有什么办法。
……
太傅府中。
一帮人云集在袁隗的身边,议论纷纷。
“太傅,这有些不对劲啊!这孔融虽然是下官的手下,但却一直跟我不太对付。”
司空杨彪道。
他的妻子是袁隗的侄女,按辈份来说是袁隗的晚辈。
弘农杨家也是四世三公,跟袁家一样都是世家大族的代表。
如今他的手下对袁家发起了攻击,这让杨彪十分的尴尬,所以第一时间就来到袁隗家里澄清一切。
这可不是我杨彪干的,要怪就怪孔融那个愣头青。
嗯!
袁隗的双目眯了起来。
今天早上,司空篆属孔融突然对袁绍发难,抨击袁绍攻打冀州意图不轨。
接着就有人重提袁绍以前的罪行,激起了天子的恼怒,事情也很快往不利的方面发展了。
这个孔融是当朝名士,才华横溢,是清流的领袖,在士林颇有些名气。
三岁让梨的就是这位。
传闻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他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
李膺问他和自己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从前他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李家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是世代通好。
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就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意思是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孔融立即回道,他猜想陈韪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的。意思是长大了未必聪明。
陈韪听了局促不安,众人也哈哈大笑,都称孔融为神童。
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