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犁汉 > 第340章 培元

第340章 培元

一座真正的永备工事。

此外一个大变化,就是邺城内部格局。

泰山军自移驻到邺城后,随着外部压力的缓解,和青兖各地的根据地都得到了往来。

虽然现在还没有建制,但一个横跨大河的势力正冉冉升起。

本来控制这些地区就需要大量官吏,而泰山军又将触手放入到基层乡社,那对文法吏的数量就要求更多了。

所以为了安置这些培养机构和办公机构,张冲在邺城开辟了专门的学区和政区。

整个邺城的布局好似坊区式的,城内都是各个可以独立的坊区。这是为了让邺城在外部城墙陷落后,还能让军士依靠坊区来坚守。

然后是西边的金明门和东边的建春门之间的东西大道,将整个邺城分为南北两区。

北区是泰山军幕府所在地,武库、仓库、粮库皆在附近。然后南区就是各机构的办公署衙和学校。

至于各门和四角,都是屯驻的各营。

可以这么说,邺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兵营和学校,就如一个心脏,为泰山军源源不断提供力量和血液。

不过邺城也是有隐患的,就是现在城内的百姓还是太多了。

这些人作为城市人口,既没有从泰山军的分田政策中获利,也没有在泰山军的幕府中谋得一席之位,所以张冲对这些人不放心。

张冲的打算是将这些人陆续安置到附近的屯田点,化为农民。然后将空出的空间留给泰山军的军眷们。

这时候泰山军大部分吏士都还没娶妻,但日后随着稳定下来,必然是要娶妻生子的。

即便他们不急,张冲作为一军之主也要为他们急。

因为张冲当年在林中约誓的时候,就说了让这些人有名有姓,后继有人。而且,这些人娶妻生子后,也能加固泰山军的基本盘。

那这些吏士家眷自然是不能安置在城外的,不然一旦外敌袭击这些屯驻点,抓到这些吏士家眷,那吏士们还能有战意?

除了要安置吏士家属,后面还有顺服的各地豪势,也要迁移其家入邺城,这一点就颇有点前汉的徙陵制度。

张冲虽然破豪势、分田地。

但张冲也明白不是所有豪势都敢拿刀兵和泰山军干的。有些豪势就打着以柔克刚的想法,表面顺服,实际上打着在体制内变色的想法。

对于这些不安定的,不将之迁移出乡土是不行的。

此外,各根据地有方面之任的主官,其子弟也会来邺城学习入军。一方面是为了上下不疑,一方面也是培养好下一梯队。

实际上张冲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