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而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张冲无疑就是那个得道者。
……
在张冲终于走向那座广宗城,将要继承太平道最后的遗产时,三百多骑正在通向甘陵的官道上夺命狂奔。
而毫无疑问,这一伙人就是之前弃军而走的审配、审荣叔侄。
当此前审配无言要放弃,甚至打算殉死的时候,就被侄子审荣给劝住了。
审荣直言: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此战咱们是败了,但只要我们这些人还在,就还能拉出一支兵马,而且在了解了泰山军后,我们会更强。只要我们在,这场仗才只是开头。”
审配没想到最后是自己的侄子说出这番道理让他醒悟。
到现在他也明白,泰山军这样的势力,不是什么一两次战斗就能打败的,他们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于是,审配也不矫情,丢下大纛就带着审配的三百骑兵飞撤。
在逃亡的路上,审配已经想好了如何转圜此事,以及后面的安排。
首先就是此战之真实战果必然不能如实讲。因为他很了解国相刘虞这人。
此人如果是在安定时期,必是一代贤郡守。但奈何,此人过于文柔。之前对于出兵一事,刘虞就不是很赞成。而现在直接将大败的结果告诉刘虞,审配担心直接击垮此人的敢战心了。
所以,这战报必然是不能照实说的。
而既然如此,审配就不能这样直接回甘陵,残兵败将如此,还怎么遮掩?
于是,审配在半道就带着骑兵们转道,向着东北方向的东武城而去。
那里还有他最后的希望,那就是一支将近两万人的俘口营。
而那里的县尉是孙坚,也是审配心中自己有力的盟友。原先他将临清一战的俘口转送到东武城就是想帮助孙坚重建部曲。
没想到,现在就成了自己的转机。
等到了东武城,以手上这三百骑为骨干,从俘口中吸纳勇壮,再严加训练,他审配还能再拉出一支军队来。
但审配也知道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这么好,毕竟大败的消息不可能真的被封锁,那些军中的豪强子弟们,总有人会逃回家乡。
所以到时候,必然会有一系列弹劾等着审配。他此前在组建新军的过程中,为了推行严刑峻法,很是杀了不少豪强子弟。
现在他落难了,这些人肯定不会放过他的。
但审配也不是没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去东武城。只要将军队再拉出来,之前清水大败恰恰就成了自己的护身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