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骑着一匹枣红马西奔函谷关。
但在一开始王允并不被刘宏信任,虽然刘宏觉得这人是个人才,在汝南的时候干的不错。但毕竟从乱党那里过来的,忠诚要大大的打个折扣。
而王允呢?这人非常会抓住机会,他干了一件事,一下子获得了刘宏的赏识。
原来王允在前线的时候,就听说丁原的并州军团滞留在了河东,然后一直没有参加前面的崤函之战。
如此他就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毕竟刘宏既然都将并州军团从边地撤下来了,不会不用,更不会交给骑墙的董卓。
所以王允就和刘宏主动请缨,说自己和丁原关系莫逆,他能说服丁原南下。
刘宏自无不可,成了就多了一个善战的并州军团,错了也就是损失一个不放心的贰臣,不亏。
于是,王允就这样单车过蒲板,手持天子节度,直接进入到了并州大营。
而在和丁原的沟通中,他才明白,这就是信息没对接。
在刘宏那边,他看到并州军团到了河东后就不走了,也以为这些边地武人和董卓一样,开始蛇鼠两端。
而丁原留在河东是因为董卓竟然敢矫诏说天子留丁原在河东受其节制,所以他才留下的。
其实问题就出在刘宏这边,实际上他只要找人来下个命令,一切猜疑就不攻自破了。但河南世家的清君侧和后面的狼狈西奔使得刘宏怀疑一切,甚至怀疑自己的皇权了。
后面的事情很顺,有了新的诏书,丁原尽起边军过蒲板南下参战。而董卓也没有拦截他们。
至于后面对于董卓的矫诏,刘宏也当没看见,他不想逼反董卓。
而凭借此功,王允很快就在长安站稳了跟脚,也陆续集合了一帮并州籍的在京卿大夫。
这一次,泰山军南下到雁门关一带的时候,太原王氏这些豪族实际上比丁原更要敏锐。
常年利用雁门关走私的豪族们非常清楚,此时的雁门关防就是筛子。那恒山中不知道有多少伐木走出的山道,而那些恒山民也不是什么忠君之人,谁给点钱就能去带路。
而过去鲜卑人都能数次入关,没道理泰山军做不到吧。
所以这些地头蛇们对于雁门关的丢失毫无幻觉,皆想办法想着后面的补救。也没人傻的主动和丁原说,毕竟雁门关的防务漏洞就是这些豪族做出来的。
他们也不会将家族水面下的产业暴露给丁原知道。
毕竟泰山军是虎,那丁原也是狼,谁也不比谁好。
这个时候,他们将目光放在了董卓身上,他们明白要是谁还能和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