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好锋矢阵的兵马不动,依旧保持着向南突围的态势,而自己则悄悄将各部精锐集结,并和自己的铁甲兵一道,留在了正面。
战鼓轰然响动。郭默已经下令,全军出击。
……
两军相距百步,泰山军和汉军的箭矢不断纷飞,双方开始了密集的箭矢打击。
在汉军这边,他们人数更多,箭矢覆盖足;而泰山军这边,虽然只有两营千余人,但箭矢的质量更好,肃慎武士射出的箭矢也更有准头。
于是,在这百步的地方,双方吏士不断倒下。
这个阶段,虽然没有白刃战那么残酷,但也极具考验人心,很多人上一刻还停留在射杀敌军的欣喜,下一刻就被敌军的箭矢给射杀了。
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非老卒不能抗住。正常情况是,射了几轮就会选择百人战。·
而巧了,这一次长乐观外的敌我双方均为老卒出身,于是就看到了这样一个奇观。
两边弓箭手就这样硬顶着对方的箭雨不断撒放着箭矢,就好像等着被行刑一样,为了密集的火力承受着巨大的伤亡。
弓箭手是轻甲目标,这一点纵然是讲究披甲率的泰山军都没有改变的,因为沉重的甲胄会影响弓箭手的攻击效率。
而在双方都射完最后一囊袋的箭矢后,两边的跳荡锐兵相接了。
因为两边都是精锐,所以第一线的甚至都没有几个步槊手,都是各色职业武士。于是初接触,两边就爆发了腥风血雨,战事烈度一下子到了高点。
战团中,郭贡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他那骑战专用的铁矛已经被放在了一边,拿在手上的正是一面双面开刃短斧。
这种武器最适合用来破甲。
在厮杀中,郭贡瞅准一个因闷热而丢弃兜鍪的泰山军铁甲士,然后阔步冲至,举起斧子就劈向了他的脑袋。
毫无兜鍪遮护的脑壳直接被这一斧子削掉了半边,一片白花花的脑浆直接飞洒出去。
这个被杀的泰山军武士显然是个中的好手,毕竟不是好手也不会如此胆大,所以他一死,附近的泰山军武士可见的犹疑了。
不要忘了,泰山军也是人,他们也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做的。而只要是人,他就会恐惧,就会受群体氛围的影响。
郭贡抓住了这个战机,仗着自己甲胄坚固,完全不遮挡,一下子就冲入了这些人当中。
他用撞,用斧子劈砍,戳凿,掀起一阵金铁之声。
这就是铁甲兵的对决,彷佛是一群铁匠在相互敲打,但只有身在其中才会明白,面对势大力沉的重兵,身上的铁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