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末将和鲜于辅等人,击败了公孙瓒部将邹丹,杀死了数千人。”
袁熙来了兴趣,“阎兄是如何做到的?”
阎柔忙道:“使君也是知兵之人,说指教实在是末将妄自尊大了。”
“末将就是知道自己本事很是粗浅,才采用了一种最简单的办法。”
“集中所有力量,集中突破敌人上去最薄弱的地方。”
“彼时我在阵前,敌我双方实力其实差不多,但心态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邹丹需要击败我们,然后去易京支援公孙瓒,所以他不仅要赢,而且不能输的太多。”
“我这边则不然。”
“我只需要不计损失的击败他就行了。”
“所以我告诉兵士们,打赢这一仗便可回家。”
“在了巨大代价冲入邹丹军阵,将双方带入到不死不休的局面后,两边兵士想要活下来,就只能往前。”
“在这种压力下,邹丹的兵士明显开始患得患失,他们即使赢了,后面还有一场未知的易京之战等着他们。”
“我的兵士就不同了,他们赢了,便是最后一仗。”
“所以局势开始渐渐一边倒,我这边慢慢积累了胜势,最后邹丹大败。”
“恕末将直言,那个时候都是三五成群的混战,什么军阵配合之法,都施展不开。”
袁熙听了,若有所悟。
阎柔讲的这个例子,其实很是极端,他将双方摆到了一个水平线上,然后抡拳互殴,看谁先倒下。
真实的战场,从双方的心理,到心态目标,到承受底线的对比,到小股部队配合,有太多自己需要深思地方。
首先从心理博弈上,战场上对双方来说,要知己知彼,如果想要克制对方,便要让对方产生误判。
阎柔所说的,是在双方实力都透明的情况下,用最强的力量,打穿敌人最薄弱的点。
如果敌人自然也知道这些,那便要战前谋算,为了迷惑敌人,便要隐藏自己的实力。
示弱藏锋。
就像当日麴义击败白马义从,就是将他的先登死士躲在盾牌后面隐藏起来。
这让严纲产生了误判,以为对面盾牌后面的兵士只是普通兵士,结果接近后,才发现软柿子变成了硬钉子,就这样踏入了麴义的陷阱。
最后到了战场上,就像阎柔说的大规模混战,双方冲突在一起,只有三五个人能互相照顾,这个时候,以这个人数为单位的战力,便决定了战场胜败!
袁熙脑子突然冒出了一个词,戚继光的鸳鸯阵!
虽然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