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1452章 权力

第1452章 权力

权会心生猜忌。

如今晋国的举措,就是官爵管够,俸禄充足,但对于封地和封户,却是严格限制,这和后世的魏吴是完全反过来的。

魏吴的封的千户万户,平均一户十人,万户的十万人,就是独属于领主的私人财产,其世代为奴,可随意买卖处置,和货物无异,即使如此,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甚至还有很多流民投奔成为黑户的。

之所以如此,便是这些人的徭役劳役,只需要向领主负责,相比某些王朝末期的苛捐杂税,反而压力会小一点,这属于是典型的封建分封制,也是战乱时代各个诸侯拉拢地方豪族和手下武勋势力的手段。

虽然这种做法在争夺天下时候颇为有效,连蜀国都不能完全避免,但长远来看,对于统治还是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的。

袁熙最初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曾相当困扰,财帛动人心,文官武将也不是圣人,他们一方面有理想,一方面也不会为了理想而死,自己光和他们谈理想是没用的,那必然就需要采取举措去拉拢他们。

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后世的经验,袁熙终于是渐渐摸到了一点门道,并将其付诸实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实践。

让他得到灵感的,是后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彼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衷,是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这个过程之中,面对的本土顽固势力,便是封建地主和洋人培植的反动买办势力。

为此革命者们尝试发动起义,起先在相对开化先进的城市发动起义,结果遭遇了失败,在反动势力的围剿下,革命者们一度风雨飘摇,被迫北上创立根据地,最终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终于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这段经历,也仿佛延续了那个传说中北方统一南方的魔咒,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最初革命者都是南方为主体,而最初发动革命的地方,也是南方百姓更早觉醒,为什么最后就失败了呢?

虽然说公认的说法,是农村包围城市,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同一时期的南方农村之中,建立根据地的尝试都失败了。袁熙思考过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便是对于村镇控制的严密程度,是决定能否在其中挖开缺口的关键。

南方农村有着极为严密的宗族势力,这样的势力,就是汉末的地方豪强,其天下大乱的时候,便割据一方作威作福,但若是给他们足够好处的强大势力,其便果断投靠过去,成为了强大势力的打手,就如同依附孙权的江东豪强一样。

后世称之为土豪劣绅,他们得到反动势力支持,建立的还乡团便是围剿革命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