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张家也不是官宦世家,在朝中没人扶持,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那三月十五,就开院收生!”吴有为眯起了眼睛,特意挑了跟后世“3。15"一样的日子。
书院说白了也是收钱教学的地方,他得对得起消费者啊!
尤其是再穷不能穷教育,他那书院绝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地方,连火墙地暖都有。
还有上下水,专门的打扫人员。
林素管家找了附近好几个贫困户过来上工,每个月给的工钱不少,附近的村子谁不说吴佣老爷是个大善人?
而那些给吴家村干活的人,在吴家村建设完成后,又让吴有为留下,给他整理他那片杏林。
杏树在开花的时候,一片粉红,杏花春雨不为过。
山林都是需要人照顾的,挖坑栽树,看守,除虫等等,于是吴有为也没让那些人失业,反而都让林素管家跟他们签了长工契约,工钱高,待遇好,只要认真干活,工钱是月月发,逢年过节还有红包和肥肉分。
以至于莫灵山庄那一片,比哪儿都干净,那些人恨不得连片枯草叶子都不留。
“可以!”张升道:“不过我们也要准备会试,这教书的事情....。
“请三五位大儒来就行,只要有举人功名的就可以。”吴有为道:“还要聘请两位秀才,教导幼儿三百千。”
“这个可以!”张升道:“我认识两位老秀才,他们不是没有才华,就是家里........ 你看?"
“没问题,家眷都能接过来住,我那里有给教师们预备的院落。”吴有为大气的道:“家眷可以在学院的食堂做个饭,也有一份工钱。”
张升闻言大喜:“大善!"
回头张升就真的联系了两位老秀才,一个姓张,一个姓李,这俩人都带着自己的老伴儿,张老秀才有个女儿已经外嫁,女婿是个开药房的大夫,祖传的医术,已经生了一儿一女,说好了将来为二老送终;李老秀才则是因为老伴儿不生育,家里也困难,当年考中之后,就一直没能再进一步,后来岁数大了就不想那么多了,干脆找地方教书育人跟老伴儿俩相依为命。
也没个亲人,族中想给他过继个孩子他怕自己早死留下老伴儿被人怠慢,也不同意过继,就带着一点银钱跟老伴儿俩在京中谋生。
万通也给吴有为找了两个秀才,跟张升找的人正好相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