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进士巷的吴宅,吴琼乖巧的默写了卷子给叔叔看。
吴有为看过之后撇嘴:“还行吧!”
心里却抓心挠肝,不愧是状元亲自教导长大的孩子,写的比原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吴琼也知道叔叔给的评价已经很高了,这才告辞回去收拾东西。
他走了吴有为才露笑:“如无意外,府试也应该拿第一。”
“为什么?”万通看他:“你不是谦虚么?”
怎么会马,上转变的这么高调?
“李裕那个人,据说很看重青年才俊。”吴有为想了想,解释道:“其实我们大明的用人规矩,很有意思,年轻的人吧,觉得嘴巴没毛办事不牢;年长的呢?又觉得干不了多久就老了,万一活到六七十就死了,能当几年官?所以如何取舍,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科举取仕,年级,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吴琼现在就算是考中了秀才,起码也要二三年考举人,再要三年到六年,才能考进士,那个时候的吴琼,跟他差不多大,进翰林院几年后散馆,然后... 然后就能下放为地方官,做出成绩后,一步一步上升,就能做到地方中间位置,然后召回京中,六部轮转,等到他四十岁后,就可以入阁了。
这就是最走运的人生规划。
吴有为呢?则是想着考个功名可以让自己光明正大的进入翰林院,抄写那些古本孤本。
当官的话...., 他还没想到那么远,但是他可以通过万通影响宪宗皇帝,出一些主意,但是他一想到上朝的时间,他就.... 很想辞职不干。
出谋划策可以,但是上朝... 参.... 他就不想去了。
“这些我倒是没想过。“万通想了想:“也没人说过啊!”
当然没人说过了,这都是后世人总结出来的,大明身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帝国,很多人都对这个朝代年年不忘。
以及大明做到了当年只有秦始皇做到的一个大国该有的尊严: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从开始帝制,到后来的结束帝制,也只有秦始皇,和明朝的皇帝们,办到了。
其他朝代都没有,包括英明神武的唐太宗。
后面的清朝就更别提了,在清朝,混成公主、郡主等格格的女子们,都倒了血霉了。
和亲蒙古不知道多少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