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事情。
“阿淼,我们公司现在都快成香饽饽了,赣南各县各镇这些天都过来拜访,希望我们在他们当地承包油茶种植园,优惠力度还挺大的。”
“姐夫,不急,慢慢来,先将员工培训好,部门班子准备齐全,再展开收购工作。”
“我知道。”张信诚了解过赣南分公司一开始的一些情况,就是因为部门人手不够,导致初期的工作很不顺畅,后来蒋海波亲自过去梳理了一遍人事,才让孔克己的管理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知道这个经验教训的张信诚,按耐住其他想法,一心一意搭建好管理层,同时也可以暗中打听一下赣南各地情况,对于那些营商风评太差的地方,要尽可能避开。
反正他最近三个月都在赣南,自然不需要太着急。
“姐夫,还有件事你要关注一下。”
“什么事?”
“第一批组培的紫苜蓿,已经完成了20万株小苗的培育,我分配了15万株过去赣南分公司,你让克己安排人员接收,并且到货之后,马上开始种植,不过第一批苜蓿就不要收割了,作为留种使用。”
“可以,我会通知克己。”
江淼询问道:“还有一个事,加工苜蓿干草的工厂好像还没有落实吧?”
“嗯,主要是克己太忙了,我会让他近期将精力放在完善配套设施上,反正庐陵的12万亩油茶,也足够我们忙一阵子了。”
“那就麻烦姐夫了,顺便周边建一批小型干草厂吧!”
毕竟这些苜蓿种植在那些油茶种植园的林下空地,不像北方是大平原地形,运输相对方便一些。
草料存在一个成本极限范围的。
在山地丘陵地区、大平原地区,如果不考虑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山地丘陵地区草料的运输成本极限为100公里左右,大平原在200公里左右。
赣南这种地方,考虑到有一部分内河可以利用,极限应该在200公里左右。
这一切的前提是运输干草,而不是运输没有脱水干燥的鲜草。
考虑到这种情况,就近在种植园附近建立小型的干草厂,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鲜草运输极限就在20~30公里,超过这个距离,成本就不划算了。
其实最好的方案是直接在附近养殖猪牛羊。
但是江淼和海陆丰公司还没有做好准备,也不想让分公司的业务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他暂时搁置了这个方案。
可惜赣南和岭南之间没有运河直接连接,不然草料运输成本可以下降一大截。
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