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国内有一些小鱼粉工厂,成本可以做到每吨4000~5000块钱。
这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是使用边角料和市场不要的半腐烂水产品,这种鱼粉的质量非常差,不仅仅变质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容易让喂养的水产品和牲畜禽鸟得病,或者出现育肥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加上这种鱼粉都是小厂生产的,产能非常不稳定,没有办法大批量供应。
类似于海大集团这种大型饲料厂,是不会采购这种劣质鱼粉的。
而进口鱼粉,哪怕是在最便宜的年份,最差类型的秘鲁65%粗蛋白鱼粉,每吨到岸价也是6000块钱起步。
也就是说,海大集团哪怕是接受了海陆丰公司的霸王合同,其每吨鱼粉的总成本,也才6000块钱而已。
关键是掌握了一部分核心原材料的供应,这对于海大集团才是最关键。
不然,一旦国际上有什么风吹草动,鱼粉豆粕玉米价格飙升,他们又会陷入被动,将公司的利润吞噬掉很大一部分。
没有自己的原料供应渠道,有时候连议价权都没有。
目前国际上的10大鱼粉生产商,除了第二名的可卡宾公司被中渔集团收购了之外,其他九个都是外企,而且和abcd四大粮商、西方资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海大集团为了打破这个困境,必须和海陆丰公司合作。
薛化很快就讨论起另一个合作项目:“我们想和海陆丰公司合作研究更加优秀的饲料,不知江总意下如何?”
然而江淼却摇了摇头,他可知道自己的研究风格异于常人,如果和海大集团合作,对方派遣过来的研究人员,很可能会发现异常,因此他拒绝了这个提议:
“薛总,这种联合研发太麻烦了,专利权归属,资金投入比例,双方研究员人员的贡献,以及技术保密等,都很容易出问题。”
“好吧!”薛化也知道这种事情很难。
毕竟海陆丰公司的技术强大,而海大集团规模庞大,到时候研发项目谁说了算,这很容易引发矛盾。
他便退而求其次:“江总,我非常敬佩贵方的研发实力,如果未来贵公司有需要大规模生产的饲料,我们海大可以为你们提供代工服务。”
“这个可以考虑。”江淼笑着点了点头。
有时候代工也是一个选择,特别是要在短时间内爆产能的情况下,选择海大集团这种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对方有一大批闲置的产能。
如果自己组建工厂,周期会被拉长,初期成本也会飙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