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我看到了一切 > 152.第151章 访客(加更)

152.第151章 访客(加更)

少要投资几个亿,他们真的心疼这些钱。

张志勇也有些担忧的提醒他:“江博,你可能不了解目前国内的大豆行情,近期蛋白含量36%的三级大豆,市场收购价格才3600块钱每吨,而哲里木市的大豆平均亩产只有150公斤左右,你别看我是研究大豆,但实验田和普通农田是两回事。”

他们说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毕竟张志勇团队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东北西部灌区春玉米、大豆密植水肥精准调控丰产高效栽培模式”,24年其试验田测产结果显示,大豆理论产量达到390.93kg/亩(含水率13%),刷新了漠南地区的小面积高产纪录。

可这并什么用,至少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键就在“小面积”这三个字上。

如果精耕细作,加上水肥光热充足,又没有遇到极端天气,加上种子比较好,要在实验田达到这个数据并不难。

可从小面积到大面积,才是真正的难题。

江淼先感谢了张志勇团队的好意:“各位的好意,我非常高兴,但是我们公司投资这个项目,自然是为了赚钱而来的,亏本的生意,我肯定不会做。”

面对一意孤行的江淼,张志勇心里面叹息,不过他也知道适可而止,毕竟这是海陆丰公司的投资,他提醒了就好,人家听不听,那就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事情了。

其他几个研究员也是欲言又止,但是看到自家老大闭口不谈,也选择了沉默。

张志勇岔开话题:“江博,你们大豆的亩产可以达到多少公斤?”

“290~332公斤之间。”江淼如实告知。

“这个产量还可以。”张志勇并没有太惊讶,因为他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海陆丰公司实验田的数据。

而他们研究员团队合作的不少农户,在小面积种植下,也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张志勇说起另一个事情:“江博,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在你们的种植基地留下一片观测田,面积不用太大,10亩就可以。”

“没问题,我们基地的大豆六月中下旬开始播种,十月中旬开始收割,到时候你们直接联系我们分公司的负责人吴松或者刘治本就可以。”

“好。”张志勇笑着点了点头。

“看来,江博你们的新品种大豆是短生期类型的。”眼镜研究员对此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们这边的气候原因,长生期的大豆品种不太适合。

张志勇则谈起了种苗推广的事情:“江博,如果你们种植基地的大豆今年的表现比较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