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162章 勃勃生机(中杯)

第162章 勃勃生机(中杯)

漠南分公司的20万亩大豆、15万牧草地,每年同样可以生产4000~6000吨紫苜蓿蜜和大豆蜜,因此那边也需要10万箱左右的中蜂。

而漠南分公司每年采蜜期只有5~7个月,剩下的5~7个月是没有蜜源的,或者少蜜源月份。

特别是每年二三月这两个青黄不接的月份,肯定需要额外补充浆和蜂蜜,让蜜蜂维持生存的必须。

至于向南方转场,这个问题漠南分公司肯定不会考虑的。

这可是10万箱蜜蜂,而不是几百箱,南下转场至少需要100辆大货车,加上司机和技术人员,这费用还不如就地过冬,而且转场存在交通风险,也可能会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蜜蜂患病。

既然要就地过冬,那漠南蜂场就需要考虑二三月份的蜜蜂食物问题。

而恰好赣南蜂场这边会生产大量微毒的油茶蜜,直接运输到漠南蜂蜜,成本反而比转产南方低很多。

一举两得,将油茶蜜废物利用了,又让漠南蜂场度过青黄不接的初春时节。

当然,海陆丰公司的养蜂产业,并不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蜂农,因为海陆丰公司的养蜂蜜源是自己的基地,没有侵占其他蜂农的传统蜜源地。

至于临售价格太低的问题,这也不会严重冲击蜂农。

答案就在水蜜收购价格和浓缩蜜的市场零售价上。

只要将两种的价格摆出来,就知道钱被谁赚了。

水蜜收购价格是6000~7000块钱每吨。

浓缩蜜零售价却高达60~120块钱每公斤,换算一下,就是6万~12万每吨。

两者价差是10~20倍。

而水蜜生产浓缩蜜,平均为3.7公斤水蜜生产1公斤浓缩蜜,哪怕是加上各项生产成本,1吨浓缩蜜的总成本最多就3万块钱,如果管理得当,每吨浓缩蜜总成本差不多就2.6万元左右。

经过厂商、经销商、零售商层层加码之后,价格直接翻了2~4倍。

蜂农没有赚到几个钱。

反倒是厂商、经销商和零售商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目前蜂蜜的零售价格,还存在巨大的压缩空间。

至于厂商会不会压低水蜜收购价格,答案是必然的。

可这不代表他们会成功。

海陆丰公司目前的蜜蜂养殖队员工来自哪里?50%来自之前的流动蜂农。

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流动养殖蜜蜂?

还不是挣不到钱,还又苦又累,每年都在追逐蜜源而转场,这工作真不是一般人愿意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