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室。
一进机房。
里面的温度就高了很多。
过了一系列安检之后,他才正式进入其中。
另一个同事看到他走进来,喜出望外站起来:“老方,你来了,我去外面吸口烟。”
“嗯。”
方少麟打开自己的专属电脑,输入密码后,电脑屏幕上有几个软件,他点开女娲系统。
屏幕弹出了一个页面。
他开始输入一些代码,调出来奶牛育种的相关页面,再接入奶牛育种基因数据库,最后就育种配对的情况输入。
这些配对情况,就是国内几个奶牛育种基地的近期配对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获得对于二代奶牛的预估数据,等到这些二代奶牛出生了,再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准确率有多少。
其他杂交育种的情况,也是这样操作的。
只要女娲系统的准确率可以超过20%左右,那这个系统在基因研究上的应用,就会产生巨大的推动。
其实这个女娲系统的准确率,是要看数据研究的情况,以及对各个基因靶点的研究,才可以提高准确率。
比如国内研究比较深入的水稻、小麦、玉米之类,在不靠江淼的鉴定面板录入数据的情况下,初期准确率大概有20∽30%左右。
而奶牛、白羽鸡、白条猪之类,由于国内积累不够,单靠国内外那些论文的数据,估计只有10%左右准确率。
除非江淼出手帮忙,不然只能靠这些科研机构一点点调试和增加基因数据库的资料。
江淼显然不打算帮忙,因为他“明面上”是没有研究过这些东西,给一个工具框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而海陆丰公司借出女娲系统的模型框架,条件就是海陆丰公司可以无条件使用这些基因数据库,同时由官方负担这个基地的全部运行费用。
有官方支持的情况下,这个基地直接获得了一条通信专线,可以连接一台天河二号级别的超级计算机。
如果没有江淼的帮助,靠这些科研人员一点点完善,估计在2030年前后,可以将一部分种类的模拟育种准确性提高到30%的极限。
别以为30%的准确率很低,其实这个准确率非常高。
这个30%的准确性,是指基因表现出来的特性,会有30%的特性会被准确的分析出来,这至少可以节约一大半的育种时间。
传统育种需要十几年一个品种的情况,将缩小到4∽6年一个品种,如果运气好,甚至可以在2∽3年内,就获得一个高价值品种。
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