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也不可能有翻倍的进步。
要翻倍,就得想其他的办法!
欧洲走的是冲压发动机的路线,这种发动机可以利用大气层内的氧气,从而减少氧化剂的携带量,同时攻击全程都有动力,哪怕到了末端,机动性依旧很高。
但是,只有欧洲玩冲压发动机,咱们东方大国和美国,玩的还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这才是正道,至于射程问题,可以从结构上来改变!
“双脉冲发动机?“屠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总,这技术路线,真的没问题?“
秦锋笑了笑:“那是自然!“
导弹还是原来的大小,但是内部的结构改变了,用隔板把动力燃烧舱室分开成两个舱段。
首先点火的自然是后面的舱段,这个舱段的发动机迅速燃烧,快速地把导弹推到足够高的速度上,然后,隔板破碎,中央的缓慢燃烧发动机点火,推力不需要多大,只要能保证巡航速度不掉就可以。
这种技术搞出来之后,甚至还可以有多段燃烧室,到末段甚至还能来个冲刺!
就算是推进剂还是原来那么多,采用了这种不同燃烧方式,导弹的射程也能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多了不说,翻倍是没问题的,美国的aim-120,就靠着这种技术,从七八十公里的射程翻倍到一百四五十公里,而我们的霹雳-15,技术更是逆天。
到现在为止,航空兵装备的战机是先进的,歼十一和歼十四,足能承担起来保卫祖国领空的任务来,更不用说还有领先一代的隐身机,但是,配套的导弹却没有跟上,就算是电子技术一流,这动力系统的落后,还是摆在眼前的大问题。
趁着这个机会,把导弹射程问题也给解决了!近距导弹也能打到五十公里之外,中距导弹直接打两百公里以上!
“好,那我们就把他拉进来!不过……怎么和他说这件事?“
秦锋笑了笑:“这个简单,告诉他,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未来空战的项目,
加入这个项目,每个月额外给他两千美元的工资。“
“就两千?会不会太少了?“
“不少,他看重的是科研项目的价值,而不是钱。“